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穿越如懿传风流 > 第29章 和朝臣交锋(第2页)

第29章 和朝臣交锋(第2页)

永瑚闻言,心中怒火中烧,但他深知此刻不能冲动行事。他强压下心中的怒气,脸上依旧保持着那副温和的笑容,说道:“大人此言差矣。我并非急于夺权,只是希望能为朝廷尽一份力。诸位大人在朝中多年,功劳苦劳皆有,我自然不敢轻视。但时代在变,朝廷也需要新的活力与思路。若是一直墨守成规,恐怕难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另一位重臣冷笑一声,说道:“殿下倒是好大的口气。不知殿下有何高见,能让我等心服口服?”

永瑚微微一笑,他走到书桌前,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递给几位重臣,说道:“这是我近日来思考的一些关于朝廷改革的想法,还望诸位大人过目。”

几位重臣接过奏折,纷纷皱起眉头,仔细阅读起来。奏折中,永瑚详细阐述了对朝廷各部门职能的调整、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以及对一些陈旧政策的废除与新政策的推行。他的观点新颖独特,逻辑严谨,让几位重臣不禁暗暗吃惊。

读完奏折后,那位老臣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将奏折重重地放在桌上,说道:“殿下,您这些想法虽然新颖,但太过激进。朝廷多年来的规矩,岂能说改就改?若是贸然行事,恐怕会引起朝局动荡,到时候殿下可担得起这个责任?”

永瑚目光坚定,说道:“大人,我深知改革有风险,但若是不改革,朝廷只会逐渐走向衰落。我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几位重臣见永瑚态度如此坚决,心中都有些慌乱。他们原本以为永瑚只是个年轻气盛的毛头小子,没想到他竟有如此深远的见识和坚定的决心。一时间,书房内陷入了沉默。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太监匆匆走了进来,跪在地上说道:“殿下,皇上召您即刻前往养心殿。”

永瑚心中一动,他猜测皇帝此时召见他,定是与今日之事有关。他对着几位重臣微微拱手,说道:“诸位大人,今日之事暂且到此。我这就去面见皇阿玛,回来后再与诸位继续探讨。”说完,他便跟着太监匆匆离开了书房。

一路上,永瑚心中思绪万千。他不知道皇帝召见他究竟是何用意,是支持他的改革,还是反对?若是反对,他又该如何应对?

来到养心殿,永瑚恭敬地跪在地上,说道:“儿臣参见皇阿玛。”

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威严地看着永瑚,说道:“起来吧。朕听闻你今日与几位军机重臣在书房中争论了一番?”

永瑚心中一紧,他如实回答道:“回皇阿玛,儿臣确实与几位大人探讨了一些朝廷改革之事。儿臣认为,如今朝廷需要一些新的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但几位大人似乎对此有所顾虑。”

皇帝微微点头,说道:“朕知道你的想法。你身为储君,有这样的抱负和决心是好事。但改革之事,非同小可,不能操之过急。那些军机重臣在朝中多年,根基深厚,你若是一味地与他们硬碰硬,恐怕会适得其反。”

永瑚连忙说道:“儿臣明白。儿臣并非要与他们为敌,只是希望能与他们共同商议,找到一个最适合朝廷发展的方案。”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你能这样想,朕很欣慰。不过,此事你不可操之过急。你要先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顺利推行改革。今日之事,朕会帮你从中调和。但你也要记住,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可冲动行事。”

永瑚感激地说道:“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多谢皇阿玛指点。”

皇帝挥了挥手,说道:“起来吧。你回去后,好好与那几位大人沟通,争取达成共识。朕相信,以你的智慧和能力,一定能处理好此事。”

永瑚再次行礼告退,心中充满了信心。他回到书房,几位军机重臣仍在等候。他微笑着走上前去,说道:“诸位大人,刚刚皇阿玛召见了我,对今日之事也有所耳闻。皇阿玛希望我们能共同为朝廷着想,摒弃成见,携手共进。”

几位重臣听了,脸色缓和了许多。那位老臣犹豫了一下,说道:“既然皇上都如此说了,我等自然不敢再有异议。只是殿下的改革方案,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急于求成。”

永瑚连忙说道:“大人所言极是。我今日提出这些想法,也只是想与诸位共同探讨。具体如何实施,还需我们集思广益,制定出一个完善的方案。”

接下来的日子里,永瑚与几位军机重臣频繁商议改革之事。他们每天都在书房中争论不休,但逐渐地,也开始达成了一些共识。永瑚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诚意,逐渐赢得了几位重臣的信任和支持。

这些谣言仿佛是带着剧毒的暗箭,从隐秘的角落射出。有人说永瑚心怀不轨,那语气好似亲眼目睹了永瑚的“恶行”一般笃定,声称他妄图篡夺皇位,所以才如此急切地推行改革,妄图通过改革拉拢人心,为自己日后的“谋逆”之路铺平道路。这些谣言如同瘟疫一般,在朝廷中迅速传播开来。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疑与惶恐,原本井然有序的朝堂瞬间被搅得乌烟瘴气,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人喘不过气来。

永瑚得知此事后,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心中十分愤怒。他的双眼瞪得滚圆,眼中燃烧着怒火,仿佛要将那传播谣言的幕后黑手烧成灰烬。他双手紧握成拳,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身体也不自觉地微微颤抖。他知道,这背后定是有人在捣鬼,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企图通过这种方式破坏他的改革计划,让他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揪出这背后的黑手,还自己一个清白。

皇帝听闻后,正端坐在养心殿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殿内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在他威严的脸庞前缭绕。他冷冷一笑,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冰冷而刺骨,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对着前来告状的大臣说道,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从深渊中传来的回响:“谋夺帝位?永瑚本来就是帝位继承人,这帝位迟早都是他的,他何须去谋夺?”

皇帝微微站起身来,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龙椅旁的墙壁前,伸出手轻轻一指那正大光明匾额,目光坚定而锐利,如同两把利剑:“朕不妨告诉你们,养心殿正大光明匾额后边的遗照上就是永瑚的名字。这遗照乃是朕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为了皇室的稳定传承而立。永瑚自幼聪慧过人,心地善良,有治国安邦之才,他继承帝位,乃是众望所归。你们这些大臣,不好好为大清的江山出谋划策,却在这里听信谣言,传播谣言,成何体统!”

告状的大臣听闻皇帝的话,吓得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如同筛糠一般颤抖起来。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地贴在地上,声音颤抖地说道:“皇上息怒,臣也是听信了小人之言,才会前来告状,臣知错了,求皇上开恩呐!”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养心殿内一片死寂,只有大臣们那急促的呼吸声和微微的颤抖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