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本来第八识的自相在阿赖耶,它是一个藏,这个藏意思开展出来是能藏、所藏、跟我爱执藏。但主要的阿赖耶是以我爱执藏为它的主要的因素,因为它的过失特别地重,这个三界的流转,主要就是我爱执藏引生的,就是这个十二因缘的无明。有无明的攀缘,才有这个行之的业力,有这个业力的薰习,才有这阿赖耶识不断地变化,然后由这个识再产生名色、生、老、病、死等等,所以它在整个生命的流转当中,它的角色特别的重要。所以我们一般讲阿赖耶就是以我爱执藏这个意思来代表,因为它的过失特别重的缘故,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它的缘故。这个是讲到它的自相门。
这个自相等于是一个第八识的一个总相,它的一个总相,就是藏,所以我们知道第八识,我们一听到阿赖耶就知道这是一个藏的意思,摄持不失的意思。这个藏意,其实因相跟果相,是一个别相,这个三相门的第一个是阿赖耶,是一个总相,这个藏是个总相;而因相就是它的一个别相。
二、因相——此识能执持一切有漏无漏色心等诸法之种子,又能跟有漏无漏色心诸法种子令生现行,以能生起现行法之种子对望诸法为因,此约“持种”之功能,为此识之因相。
这个地方容易清楚了,我们就不再消文了。说是这个自相当中,自相的阿赖耶义,有能藏、所藏、跟我爱执藏;能藏跟所藏它的本身就是一个因相,受薰持种。这样子的话,受薰持种这个能藏义啊跟所藏义啊,合起来就是因相。这个对我们来讲,它的一切种识,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这一切种就是因相,这个果相就是异熟。
三、果相——此识能引三界四生五趣等善恶业的异熟果故,为有情众生异熟总报的果体,此约“异熟”之功能,为此识之果相。
——糅合《观心法要》——
这个是从自相的我爱执藏开展出来,第八识他变现了果报,他变现果报的时候,第七意识把第八识的果报把它执取为自内我。这个时候,第八识就扮演一种异熟的功能,这个是果相。这个是蕅益大师观心法要的解释,好,我们再回到讲义来。
现在是解释这个论文里面讲:“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这是解释第八识心王的三相门。三相门,阿赖耶识是一个自相,异熟是果相,一切种是因相。我们看这个蕅祖这个注解就容易清楚。
一、名“阿赖耶识”者,此云藏识。
它有摄持不失的功能。
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即约当体自相言也。
这个藏开展出来是三种意思:能藏是约持种,所藏是约受薰,这个都是强调它的因地,就是我们这个因地啊它的造作。为什么您在大殿拜了一部八十八佛,这个因地的功能能够被保存呢?就是因为这个第八识有能藏、所藏,它有受薰跟持种的功能,等到因缘成熟了以后,它就把您这个善业的力量变现一个可乐庄严的果报,这样子我们就安立做果地,叫我爱执藏。这样子呢,换句话说,我们因果的建立,主要是因为有第八识阿赖耶的功能,这种藏的功能。这个是讲自相,再看果相:
二、名“异熟识”者,由过去善恶业习的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的总主。以此异熟识体,望前善恶业习,业习是因,此识是果也。
第八识它保存了业力以后,它能够进一步地使令它内心的业力能够成熟。就像这个大地,大地它能够含藏很多的种子,它也能够滋润种子,使令它心能够开花结果。第八识亦復如是,它能够把它所摄藏的种子,到一定的力量的时候,它能够有成熟业力的功能,这种成熟业力的功能,我们安立做异熟。这个地方啊,我们再根据《成唯识论》的意思解释一下啊。
《成唯识论》在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答,它说第八识的三相门当中,是以阿赖耶为自相,最能代表第八识的功能应该是阿赖耶,为什么前面的三能变相,天亲菩萨以异熟来做代表呢?说:“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前面三能变的初能变,天亲菩萨是以异熟的功能来代表第八识,不以阿赖耶来代表第八识。
这个地方《成唯识论》做了一个解释,它说这个异熟的功能,有一个特色,就是多异熟性故。这个多呢他是多少的多。说这个异熟的功能,在整个我们流转的生命当中,它的范围是最广大的,它的范围特别地广大,所以安立以异熟来代表第八识。在这个《八识规矩颂》说是“不动地前才捨藏,金刚道后异熟空。”说不动地当然是八地啦,这八地菩萨的我空智慧,把阿赖耶的功能,这个我爱执藏的功能给消灭,所以八地以上菩萨的第八识没有阿赖耶的功能,他没有我爱执藏的功能,所以我爱执藏是从凡夫到八地这个过程而已。
但是异熟识不同,这个异熟成熟业力的功能,它从凡夫到成佛之前,金刚道后异熟空,这个金刚道当然等觉菩萨的后心,等觉菩萨的后心在下一剎那,那就成佛啦!换句话说,等觉菩萨之前,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他过去还有一些罪业啊,它还是要得果报的,还是要因为这个罪业得果报。当然这个圣人得果报,那是在这个法得大自在。得大自在是一回事,这个因果还是丝毫不爽。说是这个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不昧因果,这个修行人在这个受异熟功能果报的时候,他内心当中是清楚分明,正见分明。所以这个地方是说因为异熟的功能特别的广大,在这个凡夫到等觉菩萨,只要您已经造作了在这个第八识的业力,你都要得果报的。因为异熟的功能特别的广大,所以天亲菩萨以异熟来代表第八识,是这个意思的。
第三、名“一切种”识者,此识一类无记,受前七识诸法的熏。持前七识诸法的种子,现前未来前七诸法一切现行,皆由此识所藏种子发起。诸法现行是果,此识是因也。
这个在一切种识是因相,说第八识能够恒常无记地受前七转识的薰习,那么薰习了以后,又能够把善恶的种子执持不失,所以前七转识的现行都是由此识的种子所发动出来的,诸法的现行是果,此识又是一个因地。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补特伽罗,一个有情众生在生命流转当中,在整个成佛之道,我们很难做比较的,说是谁比较好、谁比较坏,这是非常因难比较的,因为每一个人栽培的善根各式各样。这个人他不喜欢布施,但是他持戒庄严;这个人他持戒庄严,但是他没有忍辱力,他容易发脾气;这个人愿意拜佛,那个人愿意打坐。就是每一个人的善根的栽培各式各样。
这些差别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一切种识,第八识把您过去造作的功能都记录下来,就是您现在内心的这种相貌,您现在内心的功能,有善的功能,有恶的功能。就是您过去的造作,去薰习第八识,第八识把它他保存下来。一切种识,一切种识发动出来。这个三相门啊,就是在说明第八识的一个相貌。
比如我们说海公长老,海公长老他也有三个相貌,相对我们来说,他呢,我们称他为长老,德腊俱尊,故名长老。海公长老的戒定慧的功德,他的戒腊特别高,所以他有资格扮演长老的角色,所以就着他的德腊俱尊这一方面,我们称海公作长老,这个名称长老是这样安立的;其次我们称海公作院长,就着他是我们佛学院的领导者,我们安立这个院长的名称,院长的功能;我们也称海公作老法师,就着他能够弘护正法,续佛慧命,我们尊他作老法师。那我们也可以说,海公长老有三相门,就是我们透过三种的相貌,来认识海公他的一个功能,他有长老的相貌、他有法师的相貌、他有院长相貌,这是由三个相貌来认识海公的特性。
天亲菩萨在引导我们认识第八识亦復如是,就是“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就是我们怎么知道第八识是一个怎么样的相貌呢?就是阿赖耶,它是一个藏的相貌,由这个藏开展出的异熟跟一切种,一个果相跟因相,这是讲第八识的三相。
关于一切种这个地方,我们要把这个种子做一个解释了,这个附表第四:
附表四——明种子义
这个种子在《成唯识论》是讲的非常的详细,而且在我们研究《唯识学》,我们对于种子的认识是非常重要,为什么呢?说是唯识的宗旨是万法唯识,说心是变现万法。其实讲得明白一点,就是心识里面的种子变现万法,种子是能变现,万法是所变现,所以种子是一切的整个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了解种子,我们才能够知道如何去调伏种子,去改造生命,所以这个种子是非常重要。这当中我们把它分成三大科,当然《成唯识论》讲得很多,我们主要的是把它分成三类解释,第一个讲种子的体性:
(一)种子体性
什么是种子呢?到底它是一个怎么样的性质?这当中我们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一个总说,第二段是别名,第三段是结示。看第一段:
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
在《成唯识论》当中解释种子,就是在本识,本识是第八识,就是它是存在第八识当中,能够亲自引生自类果报的这种差别的功能。它有亲自引生自类果报,比如说,色法种子引生色法的果报,心法的种子引生心法的果报,各式各样的种子,引生各式各样的果报。这样的一种差别功能,而这样子功能,我们安立作种子。
我们一般讲到种子的概念,就是好像有一个黑黑的点,一个苹果的种子,不是这个意思,种子是无形无相的,它是约着第八识受薰以后,在第八识那个广大明了的心识当中,产生了一种功能。它有变现万法的功能,而这样功能的安立,我们称为种子。它有能生义,是取这个譬喻,所以种子是一种于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是第八识当中,能够引生自类果报的一种差别功能。有各式各样的功能,藉着这个功能,我们安立作种子。
这是一个拢总的总相的说明,开出来有六个差别相,第一个是剎那灭,第二个是果俱有,第三个是恒随转,第四个是性决定,第五个待众缘,第六个引自果。先看第一个:
一、剎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
种子的第一个相貌是剎那灭,就是这个种子在第八识当中,它的体性是体才生,无间必灭。换句话说,种子在第八识它不是一个寂静的状态,它是剎那剎那的生灭,无间必灭。这个无间就是说:我们一般说生住异灭,事实上,种子的变化是没有住相跟异相,它生起的时候,当下就消失了,消失了以后又生起了。虽然它是生灭的,但是他有一种胜功力,它有引生果报的功能,这样子安立作种子,它是剎那剎那的生灭的。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简别外道,认为一切法的生因,是不生不灭的我,外道认为能生一切万法的是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而变现了万法,这样子当然是不合道理的。因为所变现的法是一个诸行无常的,就是我们所受用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无常。所变现的果报是无常的,能变现的因是不生不灭的,因跟果是不随顺,这不随顺因是不合道理的。所以这个地方是强调,事实上能变现的因,它那个种子,它储存在第八识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它不是一个寂静的状态,在这个地方是讲这个意思,剎那灭。
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
种子起现行的时候,跟它所变现的现行果法是俱现和合。俱现和合就是:它是同时现前,没有前后的差别,就是他们的因跟果,这个因灭果生,因灭的时候,果同时生起,在这两个之间没有前后的差别的。我们说是这个因地的种子,在第八识当中是剎那生、剎那灭。我们现在的果报,唯识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一期果报,若生若兴,是顿生顿灭,突然间全部出现,突然间全部消失掉,又突然间全部出现,又突然间全部消失掉。
这样的顿生顿灭的这样的一种情况啊,跟种子的变化是相随顺的,几乎是同时的,它们两个步骤是同时的,没有前后的差别,叫做果俱有。就是种子的变化,跟它的现行果法是俱现和合的,时间上没有前后差异的,当然这意思也是有剎那灭的意思。只是说,前面的剎那灭是约着它一个种子本身的变化,这个果俱有是在形容它变现果报,这个果报也是顿生顿灭的,是讲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