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也从"赏雪"变更到了"熬雪",奶奶总说:"每多熬过一个冬天,便是多活了一天",我听着有些悲伤,只得扶住奶奶,却不知道如何安慰她,也许我该说点什么的,但我真的什么都没有说出口。
奶奶也常说:"人活着是为了目睹人世间的惊鸿",越是老时,越是挂念这句话,我都可以倒背如流了,也不知道奶奶看见她的惊鸿了没有啊。。。
有一天晚上,奶奶告诉我一些往事:
以前有个女孩,因为是女孩而不受一家之主待见,而她妈妈用着自己方式爱护她,尽可能为她得到更多资源,只是再尽力也不如男子所得。
女孩因此怨恨上了母亲,她恨不了父亲,因为她不敢,她的母亲被怨恨也只是一味的叹气,好言相劝,却收效甚微。
家庭是一座巨大的囚笼,里面的任何金丝雀都想着离开。
女孩看多了话本,却只能待在家中,内心总是幻想着有个英雄会来解救她,即使是后来可以独自离开家去打拼后,这种恋爱的欲望反倒是越发的激烈。
女孩本来应该要是个传统的孩子,但是因为环境,她变得有些过于传统了,也许是几百年前的传统,也许是几百年后的传统。。。
总之,她开始认为女孩是男子的附属物,拥有一个好的男子便是拥有幸福,她传统到,她愿意给别人做小,这种早已经被武断大陆摒弃的传统,却又被她自发的领悟了。
自然而然的,她在打工时遇到了一位年长于她的男子,两人相谈甚欢,后续也是有些可笑又有些可悲,男子家中有些资本,和女孩的恋爱也只是一时的新鲜,朝三暮四才会是本质,而女孩还在幻想着用孩子来换取幸福,直到被男方狠狠的推开,才意识到幻想已经破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的妈妈也只能叹气,没有多说什么,日子便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孩子出生便是被母亲视为不详,本来按照她妈妈的要求,孩子应该被叫梅兰芳,但是她不愿意,私自把名字改成了梅孤寒。
她本应该最讨厌对女生不好的人,结果她自己被污染成了这样的人,并试图将污染延续下去。。。
这个故事里的她便是我的母亲,奶奶躺在床上,月光从窗户外透过来,微弱的光亮中,奶奶盯着我,点点荧光在眼眶中流转,许久,还是仅仅叹了口气。
我走出门外,有些沉默,有些无力,又有些惋惜,还有些痛苦。
我才十几岁,那些复杂的情绪,我真的深受影响,痛苦,伴随月光点点渗透我的心脏。
忽地,我想着,奶奶喜欢诗句,是因为诗里有远方,而非现实。
在这样的家庭中,我的不幸似乎就是注定的,我真想一走了之,逃到一个没有家人存在的地方,重新开始我的生活。
我想多年以后,我回到木屋,木屋的门没锁,当年的匆忙直至今日也无人可以理解。看着布满尘埃的家具未曾变换位置,像是我那段回忆般无人问及。
可惜我不能,我的奶奶,她太老了,我真的不能舍弃她。
我重新走回屋子里,一进门,便看见月光中,奶奶的眼睛在瞧着我看,有些怜悯的意味,我开始讨厌这种眼神,转过身,不想再看着。
有些感情注定是矛盾的。
我望着窗外,点点星坠间,无边的黑色夹杂着丝丝蓝色,我的人生,便如同这漫天的星辰,笼罩在黑暗中,天生便是如此。
其实听完故事时,我无法读懂奶奶的一些懊悔,直到如今再次回忆才发觉,奶奶也许是有些后悔自己的不作为了。
奶奶的结局是自找的,也是必然的,她太过懦弱,至始至终都没有与母亲和好,她没有那样的资本,如果她当初爱的体现可以再明显一些,大概也不会是如今的场面,可惜没如果。
但不管如何,奶奶对我始终是不错的,她可能不算是个好母亲,但也算是个好奶奶,把对母亲的那份关怀加倍补偿给了我,让我的童年多多少少少了一些痛苦。
星辰似乎都是蒙尘的,无非是光芒能否盖住尘埃罢了,我无法去怪罪奶奶又或者是母亲。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我如今还记得,我还没来得及去见一见惊鸿,奶奶便先离我而去,记得那天,雪很大,奶奶陪着我,我想堆个奶奶那样的雪人,可是却堆了个傻雪人,不过奶奶说像,我很高兴。
雪还在下,给奶奶盖了个帽子,我乐呵呵的看着奶奶,奶奶也乐呵呵的看着我,我的记忆便停留在这里,也许我生前最执着的便是这副场景,如果记忆真停留在这一刻就好了,这也许就是我要看的惊鸿,我笑了,这生活挺无趣的。
雪还在下,下的越来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淹没了我的视野。
这个世界,再没有人提及我,我是否,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