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
“咚咚咚咚咚~”
低沉的战鼓声和悠扬的号角声响彻不儿罕山之巅。
声波裹挟着山风翻涌,在群峰间激荡出层层回响。
这里是斡难河的发源地,是乞颜部、蔑儿乞等草原部落世代敬畏的“圣地”。
在更早的岁月里,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狼居胥山。
山巅之上,清冽的夏风席卷着凉意,吹动着一面金色的日月战旗猎猎作响。
数千名北疆士兵身披黄底红边的布面甲,如同一尊尊黄金铸就的雕像,屹立在及踝的短草中,沉默中透着撼天动地的气势。
在山巅最开阔处,九层青石石阶从草坡上拔地而起,规格制式正是华夏祭天的祭坛。
李骁身披暗金龙纹甲胄,面容威严,眼眸犀利,他望向苍穹,拾阶而上,每一步都如泰山般沉稳厚重。
引动着整座山脉都仿佛凝聚起不可撼动的磅礴力量。
北疆诸将分列祭台两侧,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视着李骁的身影。
恍惚间,他们似乎感觉到李骁身上霞光异彩,隐有华夏龙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周身缠绕,让他的身影在群山之巅更显挺拔如峰。
扎合敢不与答亦儿兀孙等降附的草原首领,则是垂首站在末列,羊皮袍下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不敢直视祭坛左右。
只因为,那里有一座由九百九十八颗头颅堆迭的小山,散发着慑人的威压。
位列最顶端的,正是窝阔台、察合台、木华黎等人的头颅。
他们全都双目圆睁,仿佛仍在怒视着这片他们曾经妄图征服的草原。
而在他们之下,则全部都是北疆敌对的草原部落首领或者是各军将领的首级。
他们或者在战场上勇猛战死,或者被杀,但全都没有一个是怂蛋。
就像是木华黎和速不台两人,被北疆军俘虏,宁死不降,最终李骁成全了他们。
去往长生天的路上陪伴铁木真。
至于哲别,在李骁的‘诚恳’劝服之下,他最终还是受到了感召,改邪归正,归顺了北疆军。
因为他和木华黎、速不台不同。
木华黎家族乃是铁木真家族的世代家奴,从小随铁木真一起长大,羁绊难以割舍。
而速不台出身于兀良哈部,与乞颜部交好,自身更是铁木真的伴当,其父更是死于北疆军手中,也难以劝降。
唯有哲别,出身与乞颜部敌对的别速惕部,在被铁木真攻破部落之后,不得不降的。
而且他归顺铁木真也只有三年时间,自身也有家人的羁绊,最终归降。
对于后者,李骁自当重用,待日后命其随军征讨西方。
对于前两者,李骁也不可惜。
时势造英雄,他们的辉煌固然有自身能力的原因,可更重要的还是蒙古崛起的大背景。
如今,天命在北疆。
李骁麾下人才辈出,能征善战者不知凡几,真不缺少这两人效力。
更何况,相比于收服敌军将领和官员,李骁更倾向于自己培养。
河西军校和金州武备学堂正是因此而立。
而除了这些敌军将领首级之外,周围还插着的四十余面草原战旗在风中颤抖,却再也掀不起往日的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