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九零亿万美元保姆米迦乐 > 第130节(第1页)

第130节(第1页)

作者有话说:

美利坚最高法疯了,居然想推翻“罗诉韦德案”,被人放给媒体,《纽约时报》立功啦!看看到底会不会真的推翻,美利坚确实是全球风向标,是进步还是倒退,全球拭目以待。

美利坚的两大party,民主偏左,共和偏右,一月份的民调,希望最高法不要推翻对堕胎权的保护,民主86,独立选民72,共和44。

美利坚是联邦制,最高法是联邦部门,推翻“罗诉韦德案”实际等于不再从国家层面保护这项女性最重要的权利,而将之下放到州的层面。

第128章评论6000加更

◎张文雅的第一个采访任务◎

好吧,确实。

“憎恨”不需要理由,这些人只是需要发泄,至于发泄的对象是谁,无关紧要。

收发信件的实习生帮她把信件送到她的办公桌旁边,她把麻袋踢进桌子下面,但不准备现在就看信。

贝特先生开完选题会回来了,给她布置了第一份采访任务:纽约市堕胎诊所的生存危机。

好家伙!一上来就给她这么大一个题目!

当然要问个“为什么”。

“你是个外国人,你的国家计划生育制度成为法律,你的观点、你的视角会非常有趣,很适合这个题目。”

嘶,很有道理!张文雅觉得纽约时报这些责任编辑可真都是牛的很!

“而且你是无神论者,你会更公正的看待这个问题。去吧,现在就可以出去,给你一周的时间,你挑几个区的诊所。如果需要更长的时间,要跟我谈谈。每天早上过来一趟,把前一天的稿交上来就可以。”

“费用呢?”

“如果需要购买消息,记住不要一下子给太多,一次十美元,别给的太多,不然会被当成傻瓜。总费用不要超过五百美元,包括你的车费,尽量节省,别坐出租。你没有自己的车……你去租一辆车吧,费用实报实销。”

张文雅想了想要从何入手,“我能借用一个实习生吗?”

“随便借。”贝特先生一挥手。

张文雅借了实习生萨米。

去租了车。

先严正声明一下,“贝特先生说现在你归我使用,我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懂了吗?”

萨米点点头,“是出去采访吗?”隐隐有点兴奋呢。

也有点不忿,“我是学新闻学的,为什么我还不能自己出去采访?”

“我不负责解答这种问题。”

她开车去了她所知道的最近的堕胎诊所。

美国医生是妥妥高薪职业,外科医生备受社会各界尊重,一把刀出生入死;牙医虽然处在医生鄙视链的最低端,通常不被当成“真正的”医生,但凭着高昂收费,年收入也相当高。

不被当成医生看待、收入又不稳定且时常伴有生命危险的,就是堕胎诊所的医生了。在美国开私人诊所附带堕胎业务的医生,必须有个强大的心脏,还得有会被人砸了诊所的觉悟。

之前张文雅在国会大厦接听电话就曾接手过一个案例,对方就是纽约的堕胎诊所。

有钱女性不会为此困扰,她们可以去自己的私人医生的诊所,也可以选择私人医疗中心,悄悄的解决这个问题。

堕胎诊所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穷困女性服务的,贫困女性绝大部分连自己的温饱都无法负担,怎么能再负担一个意外的孩子?更何况还有因为强|奸等极端情况导致的意外怀孕,如果必须生下被强迫后怀的孩子,这对女性来说是多么痛苦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