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三兴炎汉 > 第264章 战江夏孙氏报仇残手足祸起楚宫(第2页)

第264章 战江夏孙氏报仇残手足祸起楚宫(第2页)

孙吴能够在江东起家,荆州人与山越人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当然了,这也怪刘表不争气。

按理说,荆州是当时作为仅次于河南、河北的天下第三势力。

即便东吴有一帮名将,但凭借国力碾压,怎么也不该打得如此丑陋才对。

打不赢孙策也就算了,居然被孙十万吊打,确实有够丢人的。

刘表对此其实也很无奈。

并非是他能力不强,

只是他当了快二十年的荆州牧了,荆州号称带甲十余万。

但真正能被刘表调动的兵马,能拉出个两万就谢天谢地了。

就拿荆州与孙吴的对抗来说,

孙吴与其说是在打荆州,倒不如说是就是在打江夏。

一个州跟一个郡能比吗?

黄祖也是倒霉,他所处的位置就是荆州东南门户。

孙吴要进来,不打你打谁?

偏偏黄祖只能以江夏之力,来对抗整个东吴。

其他郡的兵马,根本不来支援。

如此一来,国力上没有了优势。

军事指挥上,黄祖更是被周瑜完爆。

所以这些年,荆州几乎成了孙吴的提款机。

孙吴愣生生靠着荆州发家致富。

孙权在内政方面也算杰出。

他在荆州掳掠到的财富,并没有用来随便挥霍。

而是改为了发展手工业、造船业、制盐业,以及商业。

于是,就在曹刘袁三家问鼎中原,逐鹿天下,无暇南顾之时。

南方的孙吴也在偷偷闷声发大财。

建安十一年,正月开春。

孙权已经完全取得了对荆州的优势。

于是商议,进兵攻打黄祖,夺取江夏郡县。

其实早在孙策时期,孙吴就不止一次占领过江夏。

只不过孙氏采取的政策,始终是可持续性地竭泽而渔。

也就是我打下来后,抢完就走,地方不要你的。

因为孙氏知道,江夏背靠整个荆州。

就算被掳掠一空,刘表为了补东部防线,会给江夏不断输入资源。

等恢复得差不多以后,孙氏就又来抢。

如此反复,两家结下的梁子便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

这也证明了古代攻城略地,不见得一定非要把该地方占领下来,直接统治收益才高。

关键看它符不符合自己的战略需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