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三兴炎汉 > 第362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能有今日之帝业否(第8页)

第362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能有今日之帝业否(第8页)

“此物正是为魏王曹丕所备。”

“曹丕?”

张紘眉梢一扬,“使君已向蜀地倾销糖品,奈何又费此周折,专为曹丕单独制糖?”

诸葛亮不慌不忙,为张紘续上一杯酒。

“子纲可还记得董神医临行前,曾赠亮一书?”

张紘眉头微皱,回忆道:

“……确有此事。”

“那是一册养生之法,董神医盼使君善加利用,颐养天年。”

诸葛亮从怀中取出一本略显陈旧的书册,这正是董奉临行前所赠。

“初时亮亦以为此仅是养生之术。”

“可细读之下,方知此书包罗万象,乃董神医毕生心血。”

话落,将之递给张紘。

张紘接过书册,小心翻阅。

只见内页密密麻麻记载着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之法,图文并茂。

有些地方还有笔毫批注,显是诸葛亮所加。

“董神医医术通神,何以将此等宝籍轻易相赠?”

“不怕外传耶?”

张紘疑惑更深。

诸葛亮长叹一声,目光投向远方:

“董神医离交州时,曾言欲往中原治疟。”

“后为曹魏所掳,被迫为曹操医治头痛。”

“不久,便传来他被处死的消息。”

张紘闻言,神色黯然,慨叹道:

“当日若听我言,限制董神医离境,或可免此劫难。”

“天命难违。”

诸葛亮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亮细思之,董神医离交州前,恐已料到此行凶险。”

“故将毕生所学托付于我,望我能承其衣钵。”

董奉离开交州前,早就料到此行凶多吉少。

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在他看来,这是他的历史使命。

只是董奉又不忍自己毕生所学就这么失传了。

医者,首重医德。

董奉虽与诸葛亮交往时间不长,却知晓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

他也正是看上了诸葛亮的德,才决定将此书相赠。

张紘沉默片刻,忽然想到什么,忙问道:

“使君方才所言糖品与曹丕,莫非与此书与之有关?”

诸葛亮翻开医书至某一页,指着其中一段文字:

“董神医在交州时,曾深入研究糖类对人体的影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