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三兴炎汉 > 第362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能有今日之帝业否(第10页)

第362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能有今日之帝业否(第10页)

……

洛阳,未央宫。

刘备独坐案前,手中捧着一份奏报,眉宇间透着几分欣慰。

案几上摆着一只精巧的木匣。

匣中盛满了晶莹如雪的霜糖,在烛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孔明啊孔明。”

“交州这蛮荒之地,竟都被你治理得如此繁盛。”

刘备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拨弄着糖粒,嘴角含笑。

他想起当初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被贬交州时,朝中还有人议论,说这位‘卧龙’终究难堪大用。

可如今,交州商船络绎,糖业大兴。

甚至引得海外番邦前来贸易,俨然成了南方重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刘备摇头轻笑,“若非荆州之失,孔明又怎会去交州,又怎会创出这‘霜糖’之业?”

正思忖间,殿外传来脚步声。

李翊手持奏章,缓步而入。

见刘备正对着糖匣出神,不由笑道:

“陛下今日心情甚佳?”

刘备抬头,见是李翊,当即招手:

“李相来得正好,快尝尝这个!”

李翊走近,见木匣中盛着洁白如雪的糖粒,不由一怔:

“此物……是白糖?”

无怪李翊诧异,因为他并未发明过白糖。

而这东西却是唐朝才有的。

为何此物能够未经他手,便出现在自己眼前?

刘备眉眼含笑,道:

“正是!正是!”

“此乃孔明在交州新制的‘霜糖’,比石蜜更甜,更纯净。”

李翊眉头微挑,伸手拈起一粒,细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霜糖?”

“不错。”

刘备点头,开口解释:

“孔明在奏报中言,此糖制法乃他改良所得。”

“如今交州糖业大兴,商税倍增,甚至可以远销蜀地、江东。”

李翊闻言,心中亦不由感慨。

不想诸葛孔明到了交州后,竟能够阴差阳错提前数百年发明出白糖来。

不过转念一想,天才都是能够因地制宜的。

交州这样一个盛产甘蔗的宝地,十分适合发展蔗糖业。

以孔明的商业嗅觉,不可能察觉不到。

只是他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明出白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