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三兴炎汉笔趣阁 > 第164章 我比老刘先有子(第3页)

第164章 我比老刘先有子(第3页)

“刘景升,仁义之主也!”

“只是其终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坐观时变。”

“天下名士俱避乱于荆州,刘牧尽收海内俊杰,却不知所任。”

“此必使国危而无辅。”

“今天下方有事,而刘牧坐保江、汉之间,足见其并无四方之志。”

言外之意,刘表的外交政策,始终是死保荆州。

不会过多干预荆州之外的事务。

王朗担心华歆投靠了刘表,日后豫章有难,刘表会不会全力施救。

其实,刘表想当周文王,天下很多人都看得出来。

但我们都知道,刘表错估了形势。

把群雄并起的汉末,当成了内忧外患的殷商。

他以为只要一直苟下去,就能夺得天下。

以至于在拥有强大的实力时,却不知抓紧时间扩张地盘。

诸葛恪就曾评价道,

——“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

“不及曹操尚微,与之力竞,坐观其强大,吞灭诸袁。”

“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当时虽有智者,不能复为画计於是景升儿子。”

就是说刘表在荆州有那么强大的实力,不趁着曹操弱小的时候,把他兼并了。

反而眼睁睁地看着曹操吞并二袁,蚕食河北、淮南之地。

等曹操腾出手来收拾荆州时,再多的计谋之士,也无能为力了。

荆州也不是没有有识之士,很多人都劝过刘表,不能一直这样苟。

但刘表对此却振振有词,说这叫,“内不失职贡,外不背盟主。”

美其名曰是中庸之道。

不过正是由于刘表的中庸之道,才使此时的王朗对荆州信心不足。

王朗认定刘表保不住豫章,投靠他,等于是白白为荆州打工。

“若是不投刘景升,莫不是要我投孙伯符?”

华歆再出声问。

其实豫章周边四个诸侯,孙策肯定是下下选。

无论是名头上,还是实力上,他都是最弱的。

当然了,如果考虑到南方交州的士燮,那还有第五个选择。

可问题是,

连江东之地,此时都被认为是瘴地。

更加往南的交州,人口加起来还没荆州一个郡多,到处都是蚊虫、毒蛇、蚁兽。

这些自诩礼仪之邦出身的士人,谁愿意去那里安住?

“孙伯符其意颇猥,猘儿也,难与之争锋。”

王朗皱起眉,想起此前被其暴打的情景。

“其人勇冠一世,有俊才大志。”

“又有周公瑾,为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

“谋而有成,所规不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