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徐州起大军征伐,不能下,必不能久持。”
“反为战事所累。”
牵招持悲观态度也能理解,毕竟这种举国动员的战事,不管是胜是负,最后都是伤筋动骨的。
李翊为了这场战事,已经准备了很久。
“我倒有一件东西,想要交给诸位将军。”
“或许此物能助我等在寿春攻城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诸将闻言,纷纷奇道:
“不知是何物?”
“好说,诸位且随我来。”
李翊领着众将,来到了一处工坊。
这里每天有上百名虎贲士轮流值守,不许任何人窥探靠近。
一名鲁工见李翊带人来了,大老远的迎了上去,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李先生,您吩咐我等做的东西。”
“已经改好了!”
这名鲁工擦了擦汗,暗道这可真不是一件好活儿。
他们前前后后足足改了四十多次,才竣工。
“善,我正欲领营中将校过来查看,你且引路。”
“喏。”
鲁工领着李翊等人进入工坊,来到了一处巨物前。
此物被布遮住,鲁工在李翊眼神的示意下,将布车下。
那巨物赫然呈现在诸将眼前。
“……这,这是投石机?”
太史慈张目望着,总觉得这投石机与寻常投石机有所不同。
李翊澹澹道:
“它的全名叫配重投石机。”
配重投石机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回回炮。
这个时期的投石机,大多还是人拉式投石机。
投石的远近,完全取决于人的拉扯力度与数量。
不仅命中率低,威力也小。
并且这种投石机运送起来非常费力,原料也缺。
一架投石机,得配备两百人以上才能够运作。
后来曹操在官渡之战时,用出了更加先进的投石机,也就是霹雳车。
利用的是杠杠原理发射,但依旧需要百十人来拉动绳子。
同时,投石机只适应于攻城战,不适用野战。
所以性价比也非常低,如果不是家里有矿,一般人不会大规模投入到战事中来。
当然了,像徐州这几年的勃勃发展,以目前的经济,完全可以在战场上投入大量的投石机。
既然要用投石机,自然要用最好的。
李翊早早地便画好了图纸,交给本土最好的鲁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