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初平三年之时,钟繇就曾劝李傕、郭汜接收曹操的上表文书。
这帮曹操加强了关东与长安的联系。
现在天子成功东归,钟繇自然而然被荀彧荐到了曹营。
曹操既得钟繇,即问如何定关中。
钟繇答:
“繇在关中时,多与本地诸侯相识。”
“愿领一军,前去抚慰关中,劝他们归降明公。”
曹操一蹙眉,问:
“凉逆拥兵甚多,元常要如何劝降他们?”
钟繇有条不紊,认真分析道:
“凉州诸侯,以马腾、韩遂为强,若使此二人归顺朝廷,余者无忧。”
“若是他们当真想席卷中原,抢夺天子,则天下诸侯必起兵讨之。”
“若其未有此想法,只是想寇略地方,称王称霸。”
“那倒不如撤兵,安心镇守凉州。”
钟繇在关中待了好些年,抓住了边境武夫缺乏政治目标的缺点。
利用这个弱点,来劝降他们。
“只要陈以利害,使朝廷降诏施恩。”
“则马腾、韩遂必然主动归顺朝廷。”
曹操闻言大喜,对钟繇的高见佩服不已,赞叹道:
“元常此话,甚合吾意。”
“那便由元常出使长安,为我说降马腾、韩遂。”
一言蔽,曹操即上表朝廷。
奏请钟繇以侍中身份,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
这对钟繇而言,无异于是一步登天。
要知道,曹操对于兵权的控制是极为严苛的。
他的大部分兵力都掌握在自己亲系曹氏、夏侯氏手里。
即便是五子良将都很少有独自领军的机会。
所以钟繇作为曹操手下,是屈指可数能掌兵的异姓将领。
钟繇既领重任,即辞别了曹操、荀彧,奔赴长安去了。
曹操暂时稳定住了西部局势,又与荀彧商议河北要事。
虽然他已与刘备规划了具体的合作细节。
但曹操却明白,曹刘同盟是要一起对抗袁绍不假。
第159章军事我管,农事我管,医疗卫生我还管
可真要打起来,曹操才是要抗袁绍主力的那位。
因为冀州毗邻兖州,袁绍大军南下,主力部队肯定是往兖州的东郡堆。
而刘备的徐州则是毗邻青州。青州统兵的是袁谭,袁谭是袁绍“分封”出去的将领,他肯定不是河北军的主力。
刘备那一路战事比他轻松多了。
曹操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刘备解决完青州战事,然后过来支援东郡。
他必须作出更多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