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三兴炎汉 落花时节不见君 > 第217章 袁尚叹服上一个这么打仗的还是白起(第7页)

第217章 袁尚叹服上一个这么打仗的还是白起(第7页)

“其势如雷霆,威若山崩。”

“机发之时,巨石飞空,呼啸而至。”

“所击之处,城墙崩裂,楼橹尽摧。”

“守军将士,无不胆寒。”

“兼之又畏李翊之名,故往往只一发砲,守城将领便举城向李翊投降了。”

什么?

袁尚闻言大怒,破口骂道:

“吾父在时,待此辈不薄。”

“今李翊方至,尚未发一矢一弩,便举城向其投降。”

“此辈着实可恨,待吾收复失地。”

“但尽诛之!”

整个河北上下,都是极为痛恨叛徒的。

因为袁氏官渡之战打输后,对河北的舆论宣传就是,

张郃、高览临阵倒戈,他们才打输的。

所以河北的官员,敢有“投降论”,那是极度政治不正确。

当听到渤海一些地方官,面对李翊的大军不战而降时。

袁尚当然愤怒,同时又暗忖。

这些人到底是有多害怕,竟然敢顶着滔天的压力,向李翊投降?

“李翊军来的快,不知主公当何以应敌?”

诸将纷纷问。

袁尚分析道:

“李翊既是轻车简行,必然想速战速决。”

“吾先在南皮五十里外下寨,据点而守。”

“若李翊攻之急,再从南皮增派援军。”

陈琳谏道:

李翊用兵如神,今弃城不守,反据木寨而御敌。”

“此正合李翊之计,依愚见。”

“驻守南皮,最为稳妥。”

“此地近幽州,可先遣人致书二公子,令其发幽州兵来援。”

“如此,亦可节省冀州兵力。”

“我等只需死守南皮,时日一久,与之相持。”

“李翊自然退兵。”

袁尚从其言,即分遣两路人马。

一路北上,至幽州求援。

一路回邺地,向审配催督粮草。

以作在南皮跟李翊打持久战的准备。

李翊大军很快抵达南皮。

李翊先将城池围住,并不着急攻。

乘马观城一圈,见南皮守备足当,心中袁尚已做好和他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许攸熟悉冀州地理,此战以向导身份全程参与,中间还成功劝降了不少城池守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