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合肥有我,便无敌!
章武四年秋七月,濡须口战船如云。
孙权立于楼船之上,紫髯迎风而动。
江面千帆竞发,艨艟战舰首尾相连数十里,旌旗蔽空,鼓角震天。
孙权抬手示意,三军肃然。
“诸君!”
孙权按剑而立,声如洪钟:
“合肥弹丸之地,阻我王师久矣!”
“今以十万之众,当克淮南!”
“必胜!必胜!”
吴军传来山呼海啸的喊声。
大军正式从濡须口向合肥进发。
吴军想打到合肥,只有三条路可走。
一条是走荆州水路。
一条是走徐州水路。
还有一条,便是孙权现在走的淮南水路。
三条路都是水路,一方面是因为吴军水军强大,而步骑稍弱。
另一方面,还是出于成本考虑。
如果走陆路会带来大量的粮食消耗。
所以为了节省成本,吴军基本上只会走水路。
而三条水路中,合肥这条路基本上是吴军必走的。
因为荆州水路与徐州水路没办法直达中原。
而顺着濡须口走合肥,可以进入水域。
等于是连接到了整个中原之地,所以合肥水路优先级最高。
吴军算上正军、辅兵、民夫在内,共计十万大军正式往合肥进发。
合肥城头,残阳如血。
张辽扶垛西望,皖城方向烽烟未散。
铁甲下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叹道:
“某日夜兼程,终究迟了一步……”
“将军不必自责。”
甘宁按剑上前,甲叶铿锵作响。
“皖城失守非战之罪,朱光太守以三千弱旅抗十万军。”
“力战而亡,不失汉臣气节。”
周泰忽然以手指向城南:
“快看!”
但见尘土蔽天,无数赤旗从濡须水方向涌来。
城楼守军骚动不安,有人失声惊呼:
“是……是吴军的主力!”
望着那如潮水一般的吴军人数,守城士兵无不轻咽了口口水。
“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