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前温绒在网上查询过关于外城区的资料。
内外城区的叫法起源于帝国。
帝国修建围墙,将地势好资源丰富的地界都归入自己的管辖,荒芜之地通通放置在城墙之外。
但贵族掌握大部分土地,穷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到外城区寻求生路。
由此,外城区也建立起了城镇。
那时候城墙内外可以自由通行,城墙目的大多用于阻隔野外猛兽。
直到联邦建立,部分帝国余党逃往外城区。
为了稳定局面,也防止帝国余党混入联邦,这道关隘被严格把控,外城区的人要进入内城区,需要经过审核。
一如进入学生会没有要求,实际却有着极高的门槛。
联邦并没有对个人方面提出要求,可外城区管理混乱,这种“审核”很快变成利益权力纠缠的潜规则。
而站在网后面的眼睛,是无法使用潜规则的那群人。
蓝书上有记者描述:
每天都有人等在网边,怀着微乎其微的希望,祈祷铁丝网突然没电。届时,他们会立即捅破铁网,逃进来。
虽然有军队驻守,但万一幸运地逃过枪了呢?万一呢。
这种事,不是没发生过。
对他们来说,这一点点赌上性命的侥幸,比在外城区好好活着更有吸引力。
相比之下,他救了个人就进入内城区,简直可以说是神迹。
温绒一双一双眼睛对视,心脏突突地跳,产生微妙的感觉。
“温绒。”
温绒把视线收回,“嗯?”
时野俯身将车窗合上,“关上窗,这车是周总统之前用的,能防弹。”
光亮被缓慢隔绝在外,温绒的脸藏在阴影里,掩饰住了他自己也不明白的情绪。
“过了这个大门,就是外城区了。”
“嗯。”
他们的车提前打过招呼,不需要检查,直接通行。
穿过那道门,就好像来到另一个时空。天阴沉沉的,笼着砖瓦堆砌的矮楼。
墙皮被窗上伸出的烟筒熏黑,唯一未受害的地方,不是运气好,而是破了洞。
洞后面有眼睛直勾勾盯着他们这辆车。
这辆车太过与众不同。
十来米宽的对向双行道上,公交车宛如掉了皮的“铅笔盒”,摇摇摆摆、挤压前行,车身摩擦的声音刺耳得让人头皮发麻。
而它们,都默契地避让。
几乎畅通无阻地来到一道桥前,半米高的护栏被河水冲刷,偶尔有垃圾一起被冲上来。
熟悉的味道刺透车窗飘进车里,是温绒在铁丝网那头闻到的臭味。
原来那味道来自这河里。
【根据剧情,宿主就是在这条河里把时竞跟他妈妈救上来的。】
温绒惊了瞬。
时竞妈妈虽然品德不算好,但怎么说也是个大明星,连同儿子一起掉在外城区的河里这件事非常奇异。
“你真跳进这河里救那对狗……”
温绒循着声音看向时野。
时野改口:“你真下去救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