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为村效力,发挥特长
肖何刑满释放两年后,不再接受劳动监管。他就一心干起了收酒瓶,卖酒之类的小买卖。
每天早出晚归,走街串巷,四处奔破。想方设法挣点钱养家糊口。他立誓要让孩子老婆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
再说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急需盖房娶媳妇。他去的最多的就是陶二矿这个人员聚集的地方。
这里有山南海北的工人,有当地的农民。他们每天都要吃喝。肖何几分钱将一个酒瓶收起来,放到事先准备的麻袋里。
暂时存放到生活区工人楼道一角。等攒够一麻袋,再用自行车带回村,分类清洗。
这时的陶二煤矿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矿上工农办的领导得悉肖何外边有些人脉,找到了他。
问他有没有门路可以搞到千米钢绳。矿上现在使用的都是百米钢丝绳,一节一节接起来使用,既不保险又非常麻烦。
肖何接到这样的任务,找到他曾经的战友现任成安县委书记贾恩求助,成安县没有这样的生产厂家,但是其他县有啊。
他到省里开会,就认识一个县的书记,他们县就有生产钢丝绳的厂家。
于是,贾书记写了一封介绍信,交给肖何,让肖何去找那位县委书记,那位县委书记又写了一封介绍信给肖何,让肖何去找那个生产厂家。
肖何找到那个厂的厂长,很是高兴。因为那个钢丝绳厂能够生产各种类型的钢丝绳,完全可以满足陶二矿的需要。
那个厂的厂长也很高兴。厂里能够生产各种类型的钢丝绳。就是销路不畅。
第十四章为村效力,发挥特长
正在发愁销售问题,肖何就上门来了。真是雪中送炭啊!你说那个厂长能不高兴吗?
他马上热情接待了肖何,干净利索地为肖何办理了所订购的钢丝绳,并且安排了好几个车辆送货上门。
厂长的办事效率深深地打动了肖何,他非常感动,心里过意不去,连忙问厂长,你还有什么需要吗?
厂长是个心眼灵活的人。连忙说,如果把货送到煤矿,回来时能给带车煤就太好了。
肖何记住了厂长的话,说:我会把你的要求带给矿上的。回到矿上,看到这些期盼已久的急需的钢丝绳从车上卸下来,工农办的领导以及矿长非常高兴。
肖何给他们解决了大问题了。这时,肖何把那个厂长的要求提出来,矿长二话不说,大手一挥,说:准了。
每个车都给装上煤,拉走吧。另外,传我口令:今后,凡是肖何介绍到我矿拉煤的,小马车一律半价优惠。
从此,肖何在陶二矿领导心里扎下了根。为村里群众烧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此后,找肖何办事的越来越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饭用饭票,穿衣用布票,就连吃肉、买自行车缝纫机都得有肉票、优惠券。
肖何利用自己人脉广,关系熟的优势先后为村里面购置了大功率变压器等急需的公用设备。
帮村里的乡亲们买过自行车、缝纫机等紧俏商品。为村里的经济发展供献了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