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三兴炎汉在线阅读 > 第277章 御人术刘备独断西陵口李翊借风(第8页)

第277章 御人术刘备独断西陵口李翊借风(第8页)

这事儿要事传到自家军士耳朵里,士兵们又会怎么想?

那必然是敌人丧胆,盟友忌惮,自家士兵士气大振。

如此好的“行为艺术”,一举三得的效果,为何不为之?

更别提古人就信这个了。

李翊率本部军士出帐,赵云令白马义从随行护卫。

至祭坛处,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

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

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

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

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

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

坛下再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诸葛亮等众闻说后,纷纷来到祭坛处守候。

未有去的高官,也有好心人提醒,言道:

“今李相在南山处设坛求风,公身为军中上将。”

“不往使之,何也?”

领导在地方上搞行为艺术呢,当下属的自然要在一旁守着。

帮领导舆论造势,控制场子。

虽然来的人很多,李翊不一定记得住那么多面孔。

但还是那句话,

能被领导当众叫上三声名字,胜过你埋头苦干三年。

至十一月二十日甲子时分,李翊沐浴斋戒,身披道袍。

跣足散发,来到坛前。

李翊上坛,叮嘱诸葛亮道:

“吾在坛上施法,汝叫人维持现场秩序。”

“若有差池,军法论处。”

做戏就要做全套,认认真真把事情办了,群众才会相信。

孔明躬身领命去了,吩咐守坛将士:

“不许擅离开方位,不许交头接耳。”

“不许失惊打怪,不许失口乱言。”

“如有违令者,立斩不赦!”

众皆躬身领命。

诸葛亮又命赵云、高顺各领精壮武士三百人,在现场维持秩序,不许使人惹出骚乱来。

一切准备就绪。

李翊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

注水于盂,仰天暗祝。

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

如此往复三日,未见东风。

这三天里,周瑜一直在祭坛边守候。

他倒不是执着要见着这东风,毕竟破不破曹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