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趁着酒兴,纷纷拱手拜道:
“刘备、李翊,皆蝼蚁耳,必非曹公敌手!”
“今争江南正是拼命之时,而刘备只遣一后生,并五万之兵下江南。”
“而水战之兵只有三万。”
“其虽有东吴水军相助,然孙氏据江东已历三世,绝非刘备之铁腕助力。”
“两家早晚生隙。”
“反观明公,并荆襄八郡,蔡氏归附、独揽荆州大权。”
“群雄并起,豪杰逐鹿,天下必归明公!”
众人不吝赞词,对着曹操就是一番吹捧。
但大伙儿也不算无脑吹。
他们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就是争江南是要命的时候。
而面对如此重要的战略之地,刘备却未引起高度重视。
不是不重视,是高度重视。
刘备所能动员的兵马,绝不止五万,但只遣了五万人下江南。
中间又怕压不住各派,有意扶持新人上位。
如此瞻前顾后,畏手畏脚,投鼠忌器。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其败北之状可见也。
所以众人也算是有理有据地拍曹操马屁。
主要是因为曹操这几年在与刘备的交锋中,连番受挫,自信心大不如前。
众人也开始时常鼓励曹操,盼他能够打起精神。
曹操听罢,果然受用。
正好水军都督毛玠诣帐下,报说大小船只皆已搭配连锁停当。
旌旗战具,一一齐备。
只等魏公调遣,随时准备进兵了!
曹操大喜,至水军中央大船上坐定,
唤集诸将,各各听令。
水旱二军,俱分五色旗号。
水军中央黄旗,毛玠统领。
前军红旗,曹休统领。
后军皂旗,吕虔统领。
左军青旗,荆州降将文聘统领。
右军白旗,吕通统领。
马步前军红旗,郭淮统领。
后军皂旗李典,左军青旗乐进。
右军白旗曹仁。
水陆路都接应使:夏侯惇、曹洪。
护卫往来监战使:李通,曹真。
其余骁将,各依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