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自李翊下令收兵回到夏口之后,军中诸将多有不满。
因为好不容易熬到战争胜利,大伙儿都盼着快些转化胜利果实。
结果李翊反手一道军令,就把众人给全部叫回了江夏。
眼看周瑜的东吴军都已经临江下寨了,众人皆是心急如焚,纷纷找到各自将军。
希望他们赶快出面,去劝谏李翊出兵。
不然荆州必被东吴抢先!
一时间,陈登、赵云、黄忠、乃至高顺等将,都先后谒见过李翊。
而李翊只一句“时候未到”为由,将众人打发了去。
得益于李翊随刘备多年,军功赫赫,威望极高。
所以这样一道全军反对的命令,能够硬生生给压服下去。
除了刘备、李翊之外,但凡换个人,都已经惹得众怒了。
饶是如此,军中亦是流言满天飞。
还有也不知是不是敌人渗透的缘故,竟有谣言说李翊在江夏拥兵自重。
是想要待价而沽,找刘备要好处。
这样的谣言莫说刘备不信,便是许多军中高层都不相信。
毕竟李翊的大本营在河北,他完全没必要在江南专权。
何况李翊虽看似手握权柄,但实则大部分命令决策,都是交给诸葛亮去下的。
摆明了是让诸葛亮去赚军功威望。
众人到了大堂,陈登率先发问:
“丞相!吾等血战赤壁,所求者为何?”
“正为荆州之地也!”
“今曹军新败,士气低迷,正当一鼓而下。”
“今退兵夏口之举,岂非是将荆州拱手让与东吴?”
陈登问出了众将皆想要问出的问题。
李翊目光逡巡一圈,环视诸将。
良久,乃缓声说道:
“……初时,我令诸公收兵回夏口。”
“知汝等颇有不满,然此间吾自有调度,愿诸公勿疑。”
说着,李翊站起身来,徐启舆图,指画而言:
“吾初时不言明,因此事干系重大。”
“兼之战事初定,各地人心不宁,宵小之徒甚多。”
“吾唯恐军情泄露,这才不与诸公说。”
众人对视一眼,齐齐拱手,说道:
“不知相爷有何调度?我等愿为相爷马首是瞻。”
李翊乃指着南郡区域,分析道:
“……诸君且观,襄阳、江陵二城,曹仁、满宠仍拥精兵在此守把。”
第280章王牌对王牌,天枢卧龙对周郎
“此二地城高池深,粮械充足,非旦夕可拔。”
又命侍从取来江水两瓢,令之置于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