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沮漳河水,建十二陂塘,灌溉农田。
每卒屯田五十亩,战时为兵,保家卫国、
此举也是根据荆州连年遭遇动乱,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所定下来的策略。
通过募集流民,也能稳定社会秩序。
第二,舟师之备,发展水军。
荆州水师号称是天下第一水师。
经过连番的政权跌宕,水师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此,诸葛亮下令。
设造船坞于江津港,改楼船为车船。
鼓励民众学习游泳,争取做到人人会水。
第三,城防之固。
为江陵城墙,修筑“内城”,进一步加强江陵城防。
同时将襄阳北门设为瓮城。
沿江设烽火台,每三十里一置。
此外,在荆襄一带,设置书院,发展教育。
诸葛亮自领荆襄书院院长,鼓励学子来此处学习。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重新修订《楚科》。
原来刘表旧政过宽,荆襄本地豪族“以下克上”之风屡现不止。
为此,诸葛亮采取强硬措施,打击当地豪族。
当然,仅仅是打击,而不是消灭。
比如清查户口,严查“隐户荫客”等。
同时,
盗粮三斗者即黥面。
私铸钱币者,立斩。
官吏受贿者,倍赃入罪。
由于荆南地区还生活了不少“蛮族”。
诸葛亮也规定,蛮人犯罪,与汉人同罪同刑,不得偏私。
设立酋长子弟入质制度,规定地方酋长,须遣家族子弟到地方郡治为质。
颁法之日,诸葛亮亲临江陵市门。
当众杖责违禁的蒯氏家奴。
又从刘表府库搜出的“免罪竹符”三百余枚,当着众人的面一把火烧尽。
火光三日不绝。
由此,荆襄之风大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