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已无更好的办法。”
“只能是如此了……”
……
冀州,邺城。
这日,李翊忙完工作后,难得得闲。
于相府后园,设一家宴。
这次是纯家宴了,没有任何外人参与,
海棠初绽,新柳垂丝。
袁莹命侍女以红绸系上花枝,图个喜庆。
李翊居主位,闭目养神。
李治与刘禅皆是正襟危坐。
李平却在一旁,偷扯幼妹李仪的小辫,惹得婴孩啼哭大叫。
甄宓忙抱过轻哄,麋贞乃笑骂:
“平儿再闹,罚你抄十遍功课。”
唬得李平赶忙将手收好。
待都坐毕以后,麋贞才转过头来问李翊道:
“夫君,是否可以命庖人上菜了?”
李翊点了点头,麋贞拍拍手。
庖人渐次有序地开始上菜。
刘禅捧食案趋前,李翊亲为其布菜:
“阿斗近日习字甚勤,当再接再厉……”
话未说完,忽见侍从捧酒具入,当即摆手:
“撤下。”
袁莹嘟嘴,“夫君,这是妾新酿的梅子酒……”
李翊正色:“尔等忘吾家训乎?”
众人皆沉默不言。
这提到的家训,就是李翊除了外边应酬,或者打了胜仗之外。
私下里是滴酒不沾的。
虽然我们常说喝酒伤身,故不暴饮这很合理。
但亦有说法,适当饮酒对身体好。
但李翊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认为酒精会加速人体的老化。
并且如果酒醉,也会影响自身的思考和判断。
往往需要睡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可李翊觉得人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应该被外物所耽误,应该每日都提前规划好。
所以,李翊只在重要场合饮酒。
并且规定平时家宴时,也不得饮酒,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酒是粮食酿的。
粮食在古代十分宝贵,李翊呼吁少喝酒,也是希望尽量节省一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