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隋唐时代 > 29 葛从周落草(第2页)

29 葛从周落草(第2页)

葛从周问道:“敢问恩公在京师做何买卖?”

黄巢曰:“我本在冤句贩盐为生,因进京赶考未中,写了几句反诗,朝廷下旨捉拿。只好躲进冤句藏梅寺中,平时仍矫装贩盐为生。昨日路过法场,我观公子武艺高强气宇非凡,想与你联手共济大事,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葛从周道:“恩公搭救之恩,从周无以为报,愿与恩公同举大事,另立天道以谢天下!”

黄巢喜曰:“若得通美,大事可成矣。”

葛从周欲往濮州家中打点家事,黄巢给他五十两银子,葛从周感激涕零。两人约定一个月后在冤句藏梅寺再会。

时隔一月,葛从周四处打听找到藏梅寺,只见寺旁绿树成荫溪水潺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登临山顶,薄雾轻云飘然而至,宛如仙境。

葛从周入寺而望,只见寺内一片凄惨之状,流离饥民或坐或卧。这时一个小沙弥快步上前问道:“施主可是濮州葛通美?”

葛从周道:“正是在下。”

小沙弥道:“我家主人在此恭候多时,请到后堂叙话。”

小沙弥领葛从周来至后堂,只见堂中坐着两人,戴刀卫士两侧站立。看居左者便是黄巢,居右者年轻书生模样。黄巢一见葛从周立即起身相迎。据介绍书生乃是黄巢军师,也是他的侄女婿,姓李名俊儒,字奉文,也是曹州人士。其他人黄巢也一一介绍,其中包刮族兄弟子侄黄存、黄揆、黄思邺及外甥林言等人。

众人相见之后,于寺庙之中共议反唐。黄巢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柳叶绵竹铠,手执宝剑对众人言道:“诸位父老,今朝廷昏暗,奸臣当道,税役繁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天补平均大将军王仙芝已占曹州,吾等将率部投奔共赴大业!”正是:

仕途不第有何妨,

昏君岂能识栋良?

功满自有将佐助,

回马横刀自称王。

黄巢在众人相拥之下,即日发兵响应在曹州起义的王仙芝。两位首领在濮阳会合。

起义军声势浩大,唐朝政府非常恐惧,诏令五路节度使出击义军。乾符三年七月,天平节度使宋威在沂州城下击败了义军。

宋威私下与曾元裕商量道:“当初庞勋被灭,康承训获罪。我们如果成功剿灭草贼,能免祸吗?不如留下草贼让天子担忧。”因此贼兵一走,宋威立即撤军。

王仙芝、黄巢经过短暂休整之后,转战河南,迅速攻占了阳翟、郏城等八县之地。接着农民军又攻陷汝州,王仙芝杀其守将,汝州刺史被迫逃走。王仙芝、黄巢声威大振,连洛阳都被震动,官员们纷纷逃跑了。

却说有位宦官名叫杨复光,福建人,本姓乔。跟许多出身贫寒的宦官不同,他出生于权宦世家。此人自幼聪明好学,又喜欢舞枪弄棒,慷慨有大志。

唐宣宗时期,杨复光来到长安宫中当宦官,当时才十几岁,他聪明地投靠到当时任内常侍的大宦官杨玄价门下,杨玄价也一下子就看中了这个聪明机灵的小鬼,于是收留他做了义子,并让他改名杨复光。

杨玄阶确实是个人物,他在唐宣宗时期就掌握了禁军,后来又拥立唐懿宗有功,更加权倾一时。

杨复光在干爹的提携之下很快地成长起来,也想有所作为。不过他的志向不在后宫,而是把眼光投得更远,他选择的是战场,是军权。于是他向干爹杨玄价提出要到地方军队里任监军。因为唐朝自玄宗开始,军队里就实行宦官监军制,所以杨复光的这一想法也不算奢侈。杨玄阶见干儿子挺有抱负,而且知道他读过兵书,练过武,就向唐懿宗提出此意,皇帝当然听他的,于是就把杨复光外派到地方部队任监军。

杨复光在地方任监军,工作很积极,每战必参加,因为他颇知兵法,指挥战斗毫不含糊,颇有战绩,这在宦官的监军里很少见,唐朝的大多监军都不懂军事,他们都是监视主将的,一指挥战斗基本上必败,比如大名鼎鼎的大宦官鱼朝恩,当监军时就把唐朝的军队坑惨了。

可是杨复光有勇有谋,他当然不会像一般的将士那样直接掂刀跟敌人打,做为指挥官,没有胆略是不行的,然后才是谋略。在战场上,杨复光有一绝活,就是善于劝降敌人的主将,对手再厉害,我把你劝降过来为我所用,这仗就好打了。

29葛从周落草

公元877年,王仙芝率众攻打蕲、黄二州,杨复光见农民军一时难以平定,便想招降王仙芝,于是他派判官吴彦宏潜入农民军内部,策划招降王仙芝。王仙芝确实动心了,大家起义不就是想混得好一点嘛,朝廷能招安,有这美事当然就要把握了,所以他有意接受投降。

于是王仙芝派大将尚君长等人去杨复光处商谈投降事宜,可是历史出现了黑色幽默的一幕,本来要去请降的尚君长,在半路遇到了唐军将领宋威。贪功的宋威将尚君长一行人劫持,随后向朝廷谎称尚君长是在战斗中被俘。朝廷听信宋威的片面之词,将尚君长斩首。

杨复光听说尚君长被斩后十分生气,上奏唐僖宗揭露真相,说尚君长自愿投降,并不是宋威在作战中俘虏的。唐僖宗听说王仙芝愿意投降,即遣裴渥持诏书赴义军大营。

王仙芝欣喜地将裴渥迎入帐内。裴渥帐中宣诏,众首领跪受诏书。圣旨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悉闻山东民变,祸及诸州。朕体察王仙芝举义事出有因,甚是怜悯,特旨抚慰招安。授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赏赐黄金两百镒,白银一千两,红绢一百匹,佳酿五百坛。诏书所至,勿负朕心。钦此。”

王仙芝心想朝廷能给自己官做,实在不是白闹,于是接旨谢恩,裴渥与王仙芝称贺道喜。

黄巢本来也想接受招安,当年参加科举考试,不就是为了当官吗?但诏书中却未曾提起黄巢。

王仙芝和黄巢都是盐贩子出身,而且在行业中都是龙头老大,当时两个人的活动范围一个在河南,一个在山东,而且黄巢的准备工作做得比王仙芝还要早,现在朝廷只针对王仙芝一个人招安,那么一心想做官的黄大哥能同意吗?能不生气吗?

于是裴渥刚走,黄巢立即勃然大怒道:“你一个人当官了,五千兄弟怎么办?这些兄弟我要带走,一个不留。”

说完抡起大棒就打,一顿胖揍,打得王仙芝口鼻流血。王仙芝一看众怒难犯,只好和朝廷再打。、王仙芝几次打算向唐朝投降都没有成功,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软弱,士气大受影响。次年,唐朝大臣曾元裕在黄梅(今湖北黄梅)击溃王仙芝的军队,杀五万余人,王仙芝在突围过程中战死,首级传送长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