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寒门之子的科举之路 > 第29章 出发(第1页)

第29章 出发(第1页)

第29章出发

次日天刚蒙蒙亮,王家众人便开始为他俩收拾东西。

王明远揉着眼睛跨出房门,视线刚落到院中央,就被震惊在了原地。

大哥王明心(王大牛)正把最后一件行李捆扎结实——那已经不是行李,分明是一座小山!

特制的一米多高的藤筐里塞得鼓鼓囊囊,上面还摞了一大堆东西。

最上面还扣着一口乌沉沉的大铁锅,锅沿上系着锅铲。

最离谱的是,一口半人高的粗陶酸菜缸稳稳当当地蹲在筐左边,缸口用油布封得严严实实,右侧竟然还捆着一个大木盆!

“娘!”王明远的声音都变了调,“不是说好了少装点吗?这锅……怎么还带上了?还有这口缸和盆!”

他指着那口缸,手指头都在抖,“我去考个县试,背口酸菜缸算怎么回事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逃荒呢!”

赵氏正踮着脚使劲往藤筐缝隙里塞几个油纸包,闻言赶紧解释:

“哎呦,三郎,娘不是担心你路上吃坏肚子嘛!你打小肠胃就弱,外头干粮又冷又硬,哪能顿顿啃那个?带上锅,让你大哥路上给你烧点热水,熬点热粥,养胃!”

她拍拍那口缸,砰砰作响,“这里头可不是酸菜!是小妹和你嫂子熏的腊肉、风干的鸡,还有几条咸鱼!都拿盐细细腌过,放在缸里不招虫鼠,好存!而且娘都拿油纸包了好几层,码得严严实实,放缸里防潮又防压,好存放!这一路到县城,少说也得好几天,没点油水荤腥怎么行?而且你读书费脑子……”

王明远眼前发黑,简直要晕过去,这路上就三天!就三天啊!!!

这架势,哪里像去赶考,分明是举家搬迁!

“不碍事的,三弟。多带点吃食,去了县城也能少花点钱。”

大哥王大牛的声音稳稳传来。

只见他弯腰,双臂一展,那根结实的背带就稳稳压在了大哥宽阔的肩膀上。

然后腰背一挺,脚下生根般扎住,那塞得满满当当的藤筐和旁边的大铁锅、酸菜缸,竟被他轻轻巧巧地背离了地面!

背带坠着他厚实的肩肉,藤框也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可王大牛的脚步却纹丝不动,连气息都没乱一丝。

他甚至还空出一只粗粝的大手,轻松拎起了王明远那个装着笔墨书卷、轻飘飘的小包袱。

“这点东西,算个啥。走吧,别误了时辰。”

王明远看着大哥像座移动堡垒般的背影,再看看娘亲还在屋里翻箱倒柜的动静,以及小妹探出脑袋喊,

“三哥,那个小石碾子忘了装!路上给你磨芝麻糊喝呀!”的嗓门。

他头皮一炸,再不敢耽搁,拎起仅剩的一个小包袱,逃也似的追着大哥冲出了院门。

“被子!被子!我新絮的那床大棉花被,把旧的那个换下来,哎呦喂,瞧我这记性!明远——等等——……”赵氏的喊声被远远甩在了身后。

他生怕再慢一步,他娘真能把家里那盘石磨或者炕上的大柜子都给大哥捆上!

晨雾未散,石板路上还凝着露水。

大哥挑着重担,脚步却迈得又大又稳,藤框随着他的步伐有节奏地颤悠,发出规律的吱呀声。

王明远跟在后面,跟着大哥的速度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觉得有些疲累了。

再看大哥那步伐,依旧像头不知疲倦的健牛。

“大哥……辛苦你了。”他低声道。

“说啥呢,”王大牛头也没回,声音带着笑,“这点路算个啥。你好好考,别想这些没用的。”

兄弟俩按昨晚商量好的,先去了镇上赵夫子的蒙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