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轩所图不小呀。”
“其实我倒觉得他和我成为导演的理由是一样的。”此时的江文就淡淡的说道,回望起自己成为导演的契机和理由。
大概就是当时市场的作品已经满足不了他饕餮般的表达欲。
剧本不够格。
已经满足不了他。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他和我是同一类人,也知道他必定会走到这一步,因为当我们的阈值一步一步的提高之后,就会对拍摄的剧本和角色,产生不满。不再满足同样的剧情和角色,只会向更高级的东西索取,而当市场没有这个东西的时候,那就我们自己创造。”
对此韩平也不置可否。
江文肯定是懂的。
在李轩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群演时,江文就对这年轻人青睐有加。
因为相似的底色。
让他能理解对方的灵魂。
能够理解对方的所求所欲。
江文在骨子里还是一个演员,他的剧本是为表达欲服务的,是为自己作为演员的表达欲望服务。
“因为市面上没有了好剧本,所以我只能亲自去做企划,多么傲慢的说法”
韩平就觉得这很傲慢。
但也很合理。
这是对于天才来说,无可避免的傲慢。
骨子里是演员。
无论导演还是制片,亦或者编剧,都是手段而非目的。
不过也就只有天才才能理解天才吧,特别是这些天才中的怪胎。
就结果而言,韩平就并不看坏《恰同学少年》。
而江文则是更加乐观。
他算谨慎乐观看好李轩的作品。
第一部作品肯定是略有青涩和不足的,但处女作的好坏,从0~1的距离。
总是有些困难的。
特别是这套班子还是全学生,全员学生的班底,能做出什么样的结果也真不好说。
此时此刻。
李轩就对外边的轩然大波,倒也是觉得平常。
“我就不来了。”
此时此刻的刘亦妃就看着李轩,并不是因为她不想,而是看了剧本之后做的决定。
想要靠近憧憬的对象,并不是一味的靠前。
而是克制。
当发现题材和角色都不适合自己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劲的贴上去。
刘亦妃就哭笑不得,如果是一年前的自己的话,那肯定就奋不顾身,热血上涌的往前凑了。
但不适合就是不适合,这和她在美利坚接受的教育有关,虽然来到华夏已经归乡归俗,但还是离不开从小呆着的地方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她知道自己无法完全代入其中,正因为知道自己没办法做好这件事,才选择沉默,没有回应。
“我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