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每三年一届会试,每届三百进士,放眼望去,乌压压一大片人。
除了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之外,想让人记住真的很难。
要想得到朝廷重用,首先得让陛下和朝臣们知道有你这么个人!
用裴远山的话说就是要么有冲天的才干,要么有惊世的才气,要么是过人的年轻或者令人触目难忘的容貌。
内在或者外在,总得占一样。
前两者看似有重叠,其实截然不同。
才干是说这个人可能其貌不扬,又可能文采平平,但他天生适合当官。
而当今陛下注重实干,自然喜欢提拔这样的官员。
而才气是可能你写的一手好文章,做得浑然天成绝妙诗词,注定是个流芳百世的大文豪。
如此纵横才华,想让世人不记住你都难。
当初裴远山就是未曾会试而才名远播,几位朝中大佬早就注意到他,发现这后生浑身上下都透着股不拘一格的锋利的才气,锋利得都有点邪气了。
再看小伙子长得又标志,于是……
哪怕他不太会做官,殿试的文章跑题,但因为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才情,照样被点为二甲头名。
再后来嘛,大佬们可能陆续也发现了,这位后辈确实有才,也不拘一格,但未免太剑走偏锋了些……
遭不住啊!
就又爱又恨。
至于年轻或者容貌,自然不必多说,都是一眼看到的东西。
古有“三十少进士”的话。
意思就是如果你能在而立之年皇榜登科,就可算得上年轻有为。
而田顷才干、才学,甚至是容貌都无甚过人之处。
但他年轻!
如果这届会试他顺利得中,只要能挤进二甲之流,就算成功了!
二十三岁的二甲进士,哪怕不是最年轻,也绝对是最年轻的之一!
再加上他的老师裴远山和大师兄,陛下和满朝文武必然会联想起师门三人同朝为官的美谈,想忘掉这小胖子都难。
哦,对了,人家现在也不怎么胖了,只能算丰满。
师雁行恍然大悟。
原来,看似没有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
“你怎的不问有度?”
裴远山忽然来了句。
“啊?”师雁行一怔,下意识答道,“他才是个秀才……”
抬眼却见裴远山眼带笑意,竟然是少见的揶揄。
师雁行莫名脸热,一甩手走了。
哎呀,真是没想到您竟然是这样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