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与以前不同……田灵的凶险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比许秋经受过的几台器官移植手术的风险更大!
但好在,有许秋坐镇,众人的节奏并没有乱,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
术前。
一切器材、设备、药物等都准备就绪。
为了配合手术,这一次临医将院内的各种顶尖设备都用上了,甚至还向省内调用了一批高新设备。
光是影像融合导航系统,就有将双能ct、SpEct-ct与mRI弥散张量成像融合,利用三维重建骨化灶与股神经血管束的空间关系,进一步明确手术入路。
随后,多模态检测。
包括=连续股神经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实时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等……
而特殊器械方面,利用了misonix超声骨刀、低温等离子止血系统等……
而且由于精细度的要求,这次手术也用上了神经显微剥离器械包。
下午两点半,田灵的手术正式开始。
这一次手术采用的改良的侧卧位。
患侧朝上,屈髋三十度、外展十五度,髂骨垫高使髋前间隙增宽……
这种改良后的体位,对比传统平卧位增加了大约百分之二十的显露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许秋也随手完成了体表标记定位。
分别标记处了髂前上棘、股动脉波动点、股骨大转子。
实际上对于许秋来说,这些解剖结构已经是了然于胸,下刀就有,几乎不需要标记。
但如今他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一来是避免万分之一的出错,而更重要的一点,其实是提醒手术室的其他同事。
毕竟,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能熟练地定位任何结构。
“麻醉完成了。”
这时,手术室内传来一道麻醉主任的声音。
许秋看了眼指标。
确认田灵的各项指标仍旧正常,才拿起一旁的手术刀,道:“准备。”
这两个字,才真正让众人觉得一阵心安。
所有人都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惕,盯着术区。
而也是在这时,许秋的手术刀落下了。
无影灯下,刀尖仿佛闪过寒光。
随后,悄然按下。
随着刀片划过皮肤,一条几乎不可见的血线从田灵的体表浮现。
从髂前上棘外侧两厘米,一直沿着髂嵴弧形向后抵达髂结节,再转向下,沿着缝匠肌前缘延伸十二厘米……
每一个步骤,都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