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看着眼熟,没错,这是防止陈默同学一直升不了级,那就运一根用一根,慢就慢点。
还是那个思路,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因为暂时还运不来大吨位的吊装设备,陈默不得不借助商行的附魔团队,来完成风帆集成桅杆的安装。
附魔师们开始起新的魔法阵。
这玩意相当于一个超大型的法师之手,驱动灵能之力,将粗壮的桅杆一根一根插入船体上固定好的桅杆底座之中。
附魔师们围绕着巨大的桅杆构件布下复杂的法阵,符文线条在地面亮起淡蓝色的光辉。
法力共鸣使得空气微微震颤,在主控师的操纵下,庞大的桅杆被无形的魔法之手缓缓抬起,稳稳的对准船体基座,在细微的金属啮合声中缓缓下沉、锁定。
整个过程,充满了力量与精准结合的美感。
当所有桅杆全部安装就位之后,最后一步,所有无关人员全部离船,半人马电工组上船,开始完成最终的线路连接,传感器检查,控制系统确认,以及导航设备调试。
全舰采用直流电力发动机,吊舱式推进器,合金螺旋桨推进,同时配备了全套的风帆动力系统。
六面风帆,可以根据感应器采集的风速、风向数据,结合前进方向自主实时调整风帆的攻角,在逆风条件下都仍能通过Z形机动,获得不错的推力。
当风力足够的时候,船体前进过程中,还能进行动能回收,给电力设备补电。
只要设备不出故障,缺电的情况,应该永远都不会在这艘船体上发生。
驾驶系统方面,虽然目前还没有卫星定位,但是,以手动设置、加水面雷达、加水底声呐,加地形记忆等整合而成的全套智能操控系统,基本可以实现在近海,有明确标志物的情况下,短程和中程的自动驾驶和躲避礁石。
最大程度上规避了瀚海领缺乏有经验老水手的短板。
三月初,防波堤打开,海水灌入,船体进行了首次海试。
三月十日,第二次近海航行完成,在海港领民的一片沸腾的欢呼声中,领主大人亲自给这艘船命名:“启明号”。
三月十五日,启明号的武器系统调试完毕,包含一门远程主炮,一门轻型速射加防空炮,一套蜂巢无人机侦查兼打击系统,以及一个小队的人族入阶战士,一百二十名民兵加船员的防护力量,全部就位,整装待发。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半人马野战集团军小队,七成的半人马晕船,剩下的也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症状,最终没有一个能上船的,全军覆没。
陈默暂时还没有大建海军的想法,毕竟在没有搞定海族之前,战舰也只能在岸边转圈圈。
最终成型的这条大型电动风帆战舰,满载排水量约一千九百吨,扣除自重和武器系统之后,可载重量在九百吨上下。
武器装备还是太吃负重了。
在启明号第二次海试完成,各项数据发回蓝星,经确认一切正常后,终于开始了第一趟远行。
北上,北上!
——
刘载岳同志率领的瀚海之刃,在获得了雷霆崖部落的允准之后,一路向东,昼夜兼程,抵达了白鹿平原最东端的海岸线。
澎湃的海浪,无情的拍打着这片海岸。
老牛站在一处高耸的礁石上,顶着咸涩的海风久久的凝望南方——那是瀚海领的方向。
“首领,我们抓到了几个本地的人族,他们说,这里有好几个海湾,水深都够,应该停得下家里来的大船!”
短爪眯着眼睛,小心翼翼的站在一块岩石上,保持着自己略低于首领,但又不至于让领主说话还要弯下腰的高度,手舞足蹈的报告。
海滩这一片,兽族懒得来,自然就成为人族的躲避区。
虽然这里的土地较为贫瘠,出产有限,但是有经验的人族可以通过在海边捞一捞海货,捕捕海鱼,也能勉强活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