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之后,小龙虾摊的生意愈发火爆。不仅是院里的家属,连附近几个单位闻讯赶来的人都加入了排队的行列。
大家津津乐道的,不仅是那让人欲罢不能的麻辣鲜香,还有那个“抓小偷的英俊副队长”和“临危不乱的叶队长媳妇”。
沈秀兰的摊位,竟成了这夏夜里一个不成文的社交中心。
叶妍的变化最是明显。起初她还只是个埋头算账的小姑娘,现在却会抬头冲着相熟的阿姨甜甜一笑,找钱时声音也清亮了许多。
“叶妍,你妈妈太厉害了!我同学都羡慕我能天天吃小龙虾!”
同院的小伙伴拉着她的手,满眼都是崇拜。叶妍挺了挺小胸脯,脸颊微红,眼里的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自信。
叶邵凯和团子也俨然成了母亲的左膀右臂。叶邵凯负责维护秩序,有模有样地喊着“大家排好队,不要挤”,颇有几分小大人的架势。
团子则成了活招牌,他坐在小板凳上,专心致志地用小龙虾的空壳拼着各种新奇的图案,引得顾客们纷纷驻足,善意地逗弄几句。
然而,风头太盛,总会招来闲言碎语。
这天傍晚,摊子前正热闹,两个穿着中山装,神情严肃的中年男人穿过人群,径直走到了摊前。
他们没有拿饭盒,也没有看锅里翻滚的小龙虾,目光直直地落在沈秀兰身上。
“请问,是沈秀兰同志吗?”其中一个国字脸的男人开口,满嘴的官腔。
“我是。”沈秀兰停下手中的活计,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看向来人。
“我们是街道办的。”男人亮了一下工作证,“有群众反映,说您在这里摆摊经营,影响不太好。”
“影响不好?”沈秀兰的眉头轻轻一挑。
另一个瘦高个的男人接过了话头,语气稍微缓和些:“沈同志,我们知道你辛苦。但是,这里毕竟是大院,叶昭同志又是刑警队的队长,家属在门口抛头露面地做小买卖,总归是……有失体面。群众的议论,对叶队长的形象也会有影响。”
这话一出,周围排队的邻居们顿时安静下来,交头接耳声也停了,气氛有些微妙。
沈秀兰心里跟明镜似的。什么群众反映,不过是某些人眼红,或是觉得她一个农村出身的女人不该这么“张扬”。
她没有动怒,只是解下围裙,不疾不徐地说道:“两位同志,我卖小龙虾,一没偷二没抢,三没缺斤短两。我靠自己的手艺挣钱,给三个孩子添补家用,我觉得这不叫‘有失体面’,这叫自食其力。
至于影响叶昭的形象,他每天抓坏人保一方平安,形象是靠他的工作建立的,不是靠他老婆在家闲着绣花建立的。”
她的话不卑不亢,掷地有声,让那两个干部一时语塞。
“她说的没错!”人群里,一个相熟的令居忍不住开了口,“叶嫂这是凭本事吃饭,怎么就影响不好了?我们还觉得这是好事呢!”
“就是!干净又好吃,比外面那些不三不四的摊子强多了!”
眼看场面有些僵持,一道沉稳的身影走进了院门。
叶昭刚下班,一身警服还没换下,肩上落着傍晚的余晖。
他一眼就看到了被围在中间的妻子和那两个神色尴尬的干部。
他迈开长腿,走到沈秀兰身边站定,他没有看那两个干部,而是低头问沈秀兰:“累不累?”
沈秀兰摇了摇头。
叶昭这才转向那两人,目光平静无波,“我爱人在这里摆摊,有办理个体经营许可吗?”
“……这个,我们还没查。”国字脸干部被他问得一愣。
沈秀兰从旁边的布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递了过去:“前几天就办好了。”
叶昭接过,看也没看就递给对方,继续问道:“她占道经营,妨碍交通了吗?”
“这倒没有,就在院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