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小视频 > 第913章 朝廷这是怕了这是认怂了(第1页)

第913章 朝廷这是怕了这是认怂了(第1页)

“出版审查制度?”众人皆是第一次听闻此词。

“正是。”林尘详细解释道,“即日起,凡在大奉境内创办报纸、书籍、刊物,其主办者、主笔之身份,皆需在新闻司登记备案。其所刊发之任何内容,在发行之前,必须送交当地新闻司分支机构进行审阅。”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审查之要,并非禁止所有不同声音,而是需确保其上所载内容,不得有煽动造反、颠覆朝廷、分裂国家、恶意诽谤、破坏新政推行之言论。对于就事论事的讨论、合乎道理的质疑,可准其刊发,纳入‘争鸣’之列。但对于那些包藏祸心、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不利于朝廷团结稳定之言论,则一律不得刊印!违者,视情节轻重,处以罚金、查封报馆、直至追究主笔主办者之刑责!”

林尘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砸在众臣的心上:“如此,既可保证言路畅通,道理越辩越明,又能将舆论约束于朝廷可控之范围内,防止宵小之辈利用报纸刊物祸乱民心,确保政令畅通,国本安稳!”

一番话,听得刘文辉、王奎等人目瞪口呆,旋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妙啊!实在是妙!

这已不仅仅是化解当前危机的策略,更是一套长远掌控天下言论的完善制度!既开了口子让你讨论,又划下了红线不能逾越。进退之间,主动权尽握朝廷之手!

“陛下!”刘文辉率先激动道,“威国公此策,老成谋国,思虑深远!出版审查制度,实为治国安邦之良策!臣附议!”

“臣附议!”王奎立刻跟上,脸上忧色尽去,换成了兴奋。

朱照国亦是重重点头,抱拳道:“陛下,此策一举多得,既可平息舆论乱象,又能引导民心,臣认为可行!”

任天鼎看着侃侃而谈、瞬间扭转乾坤的林尘,龙心大悦,哈哈大笑:“好!好!好!林尘,你总是能给朕惊喜!便依你所奏!吕进,即刻拟旨,着新闻司即日起推行‘出版审查制度’,《大奉日报》开辟‘新政争鸣’版,广纳天下之言,朝廷与之公开辩论!朕倒要看看,在这煌煌大势、堂堂正理面前,那些魑魅魍魉,还能翻起什么浪花!”

“臣,遵旨!”林尘躬身领命,嘴角那丝笑意愈发深邃。

自内阁定下“百家争鸣”与“出版审查”并行的国策之后,整个大奉的舆论场,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平静湖面,瞬间掀起了万丈波澜。

《大奉日报》的行动力,在林尘的亲自督促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仅仅一日之后,一支支特殊的采访队伍,便再次出现在了京师的大街小巷,还有京师之外的州县。

这些队伍的成员,正是报社从京师大学堂精挑细选的那些学生。他们胸前挂着“大奉日报记者”的木牌,手持纸笔。

“这位大伯,打扰一下,我们是《大奉日报》的记者。想问问您,对于朝廷在新一期报纸上开设‘争鸣’版,允许所有人投稿辩论国策一事,您怎么看?”

一名年轻的学生,拦住了一位刚刚从绸缎庄出来的富态商人。

那商人一愣,看清他们胸前的牌子后,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热情得像是见到了亲人。

“原来是记者,我还听说过,这可是大好事!”

商人一拍大腿,声音洪亮,“我跟你们说,前几天报纸刚出来,我还犯嘀咕呢。这‘士绅一体纳粮’,会不会最后又折腾到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头上?结果你们报纸上写得清清楚楚,这是为了让国家有钱,有钱了才能强兵,才能让咱们过安生日子!这道理,俺们懂!”

他顿了顿,指着报社的方向,竖起大拇指:“现在朝廷还搞这个什么‘百家争鸣’,让那些有不同意见的也能说话,这叫什么?这就叫光明磊落!这就叫有底气!我们老百姓心里,就跟明镜似的,谁是真心为国,谁是捂着自己的钱袋子不放,一看便知!我跟你们说,我们全家,都支持朝廷!”

另一边,一位正在茶馆门口歇脚的老汉,也被记者围住了。

老汉呷了口粗茶,慢悠悠地说道:“活了六十多年,就没见过这么稀罕的事。以前朝廷发个什么告示,咱们看得云里雾里,全凭当官的怎么说。现在好了,有了这报纸,皇帝老爷心里想什么,国公大人要做什么,咱们都能知道个大概。如今还让大家伙都说话,辩论?好事!天大的好事!咱虽然是个粗人,写不了文章,但咱心里有杆秤。谁说的话在理,谁是为了咱们老百姓好,咱们就听谁的!”

无论是商贾小贩,还是贩夫走卒,对于朝廷这一系列的做法,几乎是一边倒的赞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