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落脚之地读音 > 第十三章 山匪劫城(第2页)

第十三章 山匪劫城(第2页)

麻袋山寨的卫兵提枪围拢会议现场,气氛紧张,各位江湖大佬都点头表态答应:一定先集体洗劫淬火兵工厂。

1927年农历端午节这天,风和日丽,正逢哭河丰水期,牛角镇将要在瓦罐码头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和下河捉鸭子比赛,学校和工厂全部放假,淬火自卫队也放假。

万人齐聚,盛况空前,九条龙舟被邀请参赛,上千名男人准备下河捉鸭子。镇长马霜主持两项大赛,三十名警察和八十名马家军在现场维持瓦罐码头的治安秩序。

还有四百名马家军士兵驻扎在牛角镇镇政府附近的大本营里。

身在牛角镇的刘悟透带领全家也来到瓦罐码头看热闹,今天比赛的九条龙舟中就有一条名叫封狼居胥的黄旗龙舟,划桨者都是淬火公司自卫队的精壮小伙,擂鼓者就是自卫队队长一板凳。

其余八条龙舟分别是:白旗龙舟名叫白驹过隙,划桨者都是牛角镇官渡村的石匠;黑旗龙舟名叫滴水穿石,划桨者都是北绩湖贝壳村的渔民;蓝旗龙舟名叫凤凰涅槃,划桨者都是玉壶谷景德湾的瓷工;绿旗龙舟名叫鲲鹏展翅,划桨者都是牛角镇各式学校的教师;灰旗龙舟名叫后羿射日,划桨者都是香溪镇仙桃山的采石工;红旗龙舟名叫猛虎添翼,划桨者都是牛角镇蕲春村的药农;紫旗龙舟名叫昆仑至尊,划桨者都是古格镇楼兰坡的突厥后裔;橙色龙舟名叫定海神针,划桨者都是瞿塘峡猿啼道的纤夫。

黄白黑蓝绿灰红紫橙九旗龙舟齐头排列,停在哭河关公庙段上,各就各位,比赛直线里程500米,起点哭河边关公庙,终点哭河边瓦罐码头,冠军龙舟队将获得牛角镇镇政府赏钱三千大洋和十筐糯米粽子,其余八支参赛队均获得一箩筐糯米粽子。

关公庙至瓦罐码头的哭河段有二百多米宽,比赛线路选在河面最中央,两旁停满各地前来参观的轻舟帆船,也能随时解救比赛翻舟的落水者。

从关公庙至瓦罐码头的五百米河堤边围满近二万群众,瓦罐码头一处就挤满近万人。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上午10点整,身处瓦罐码头的镇长马霜先亲自点燃码头台阶上的一支巨型冲天炮礼花,作为龙舟比赛开始的信号声,向关公庙方向发射。

嗖的一声炸响!

顿时,关公庙起点处,礼花鞭炮如炮弹炸膛点燃,轰隆震天,九条巨龙擂鼓咆哮,如虎啸山林,鬼魅胆裂,赤膊好汉铁臂划桨,肌肉青筋暴起,血管迸裂,逐鹿中原,威震四海,只争今朝。

“嘿跃!呀跃!……”雄性阳刚口号合力齐喊。

五百米堤岸鞭炮声连绵不绝,烤红薯叫卖的、削甘蔗兜售的、捏糖人的、磕瓜子的、耍杂技的、编箩筐的、算命的、讨债的,千年琵琶万年铮一把二胡拉一生,吹唢呐拉二胡敲钹的,也凑起热闹,糊里糊涂不分场合表演一番。

尘土飞扬、鸡飞蛋打、吞云吐雾、装聋卖傻、屙屎撒尿、嘲笑讽刺、斗笠簸箕、白菜萝卜、雄黄青蒿、虾米鱼干,众生百态,全都到场,仿佛民国老百姓就在今天一天中忘记了山外的乱世纷争。

河中,比赛白热化,前三百米,长年累月打渔为生的北绩湖贝壳村黑旗龙舟****,精通划桨操作的他们一线笔直,配合默契,劈涛斩浪,去年他们是冠军,今年也势在必得卫冕成功。

奇迹发生,落后四十米的第二名蓝旗龙舟突然扭转乾坤哪吒附体,龙舟上二竖排划桨者动作整齐如一,力度如一,心跳如一,口号呐喊如一,木桨落水深度如一,擂鼓一鼓作气,混元天成一体,龙舟竟被齐心协力的二十二根木桨划水瞬间撑起,腾空脱离水面,滞空飞跃三秒,如瓦片打水漂般一落一飘一跃,不断重复,飞速直线前进。

堤岸的人群看得目瞪口呆,纷纷鼓掌呐喊助威蓝旗龙舟,化装的山匪们也不会错过这百年一遇的龙舟超越,也情不自禁纷纷鼓掌助威蓝旗龙舟。

四百五十米处时,蓝旗终于超越黑旗,越超越远,一剑封喉,抵达终点撞中冠军彩旗绳。

顿时,瓦罐码头礼花鞭炮齐声爆炸,响彻云霄,敲锣打鼓,歌舞升平。

精彩绝伦,无比刺激,前来参观的万人欢欣雀跃,拍手叫好,恭喜新科冠军。

唯独刘悟透和他的家人面不改色,儿女们都遗传了母亲一袋米的情绪稳定基因。看到万人空巷聚集在码头台阶,刘悟透突然思考疑问:几千年来,哭河上怎么没有桥?

哭河中下游最宽处,有二百一十米左右,最深处是瓦罐码头这段,深达十几米,枯水期也能停泊千吨级铁壳轮船,但长达八百里的中下游竟没有一座桥梁,因为从古至今,在河面行驶着大量载货帆船,其布帆桅杆通常高达十几米,穿过桥洞时也都不会费时费力倒下桅杆,导致所建桥梁高度必须在丰水期超过水面二十几米以上,三十米最合适。

横跨二百多米,高度三十米,桥上可走载货马车,木制和石制几乎不可能。

“可以在瓦罐码头附近建造一座现代化钢梁结构的弧形高桥呀?”自言自语的铁匠在上海看见过多座钢梁高桥。

如果建造成功,将是哭河中下游第一座桥梁,成为两岸直接沟通的必经之路,可让牛角镇集市大街成为哭河流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龙舟比赛结束后,休息一个小时,再在瓦罐码头前面的水域举行捉鸭子比赛,十二点钟准时吹哨开始。

钢梁结构成为最大问题,铁匠无心欣赏后面的捉鸭子比赛,开始琢磨建桥,他向家人们辞别,独自一人返回淬火兵工厂设计部办公室开始设计画桥梁草图。

兵工厂今天也关门放假,厂长王猛也来到瓦罐码头参观端午节比赛,但还有十几名工人在里面对榴弹炮炮管进行返工,这是四川奉节军阀的订单。

镜湖地区长大的一板凳和自卫队精壮小伙们,精通水性,都能下潜二十米憋气五分钟,输了龙舟比赛后,决心全力以赴参加捉鸭子比赛,赤膊的他们纷纷脱掉裤子,只剩内裤,休息片刻,等待比赛开始的吹哨声。

由于捉鸭子比赛水域较深,安全第一,所以牛角镇官方明确规定:参赛者必须是年满十六岁精通水性的男子。

官方放鸭船在离码头十五米处抛锚停泊,准备到点听令投放三只黑羽鸬鹚,三只鸬鹚左脚都系牢一根短红绳,头顶都剪去一根羽毛,以便验真伪。参赛者们下河捉到一只鸬鹚者,牛角镇镇政府赏钱六百大洋和一箩筐糯米粽子。

六百大洋不是小数目,一块大洋能在牛角镇集市上购买十斤猪肉,但鸬鹚比鸭子狡猾敏捷得多,让比赛更具挑战性。

重赏之下出勇夫,码头石阶边缘上挤满一千多名赤膊裤衩参赛者,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有,有人干脆赤身裸体,淬火自卫队队长一板凳和弟弟一碗饭也是参赛者。

岸上的群众也津津有味调侃裸体男。

今年牛角镇下河捉鸭子比赛的吹哨者是镇长马霜。

中午十二点整,马霜吹哨,官方放鸭船立刻投放三只鸬鹚,赤膊裤衩参赛者们争先恐后跳水去捉。

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目不转睛盯着河中极善潜水的鸬鹚,人群里七百余名头戴草帽斗笠的化装山匪们悄无声息撤离瓦罐码头,挑箩抬筐,前往河边的淬火兵工厂。淬火兵工厂就在瓦罐码头东侧三百米处。

十二岁的刘裕感觉奇怪:今天太阳不算强烈炎热,怎么有这么多戴草帽斗笠。

刘裕亲眼看见一个戴斗笠的中年男人个体非常高大,络腮胡子的脸上有一块长疤,凶神恶煞一看就不是好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