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和锦绣坊的合作
崔清漪请女掌柜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告诉这些送姑娘来学习的家长们,女孩子学这门手艺并不是浪费时间,刺绣是真正能为一个家庭带来收益,也能让姑娘们以后多一份依仗的技艺。
女掌柜很清楚崔清漪请她来的意思,她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站在前面任由众人打量。
“今日是孩子们考核的时间,我也不多占用大家的时间,只想告诉大家今后孩子们若是能学成崔先生和蒟蒻师傅的本事,那她们的绣品尽可以都送到我的锦绣坊来,我保证给个公道的价格。
若是姑娘们有意,今后学成了也可以到我的绣坊里做工,我保证来者不拒。“
说完,女掌柜还特意多看了陈迎春一眼,这一眼看的陈迎春内心激动不已。
同样的她这番话说完,在场的人面上都带上了喜色。
就像槐花巷里妇人们闲话时说到的,锦绣坊的女掌柜是眼睛长到脑袋顶上的人,可这样的人如今站在她们面前说将来她们孩子做的绣品可以送到她的店里,甚至孩子们还可以到她的绣坊里做工,这放在以前她们想都不敢想。
大家都是人,谁又不是傻子以前是没什么机会,女人能讨生活的方式就那么几样,可现如今有了机会她们抓不住,可她们的孩子抓住了,比她们活的足以让人激动。
接下来的时间,崔清漪和蒟蒻就现场每一幅考核作品进行了点评。
当然这个点评不是张嘴说你这个绣品做的水平不行,你不适合学习刺绣。
而是从作品的整体布局,到色彩搭配,到穿针引线都一一进行了讲解,好的方面使劲儿夸奖,不好的提出解决办法,不说孩子们就连在座的家长都听得津津有味。
李老太太听到蒟蒻说李苗的绣品灵气十足,若是能潜心学习将来说不得能成为刺绣大家时嘴角的笑怎么都压不住。
她此刻觉得自家儿媳妇真的是有远见。
等着将孩子们的作品一一点评完,崔清漪又紧接着说明了今后会在女学适当的加上一些识字的课程,家长们回去可以给孩子们准备些笔墨。
一听女学里还会教孩子们识字,有人高兴有人愁。
立刻就有人问了:“崔先生,那这识字是不是还得单独交束脩?”
其实很多人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崔清漪摇摇头:“不用,女学一年收十两银子的束脩,不会有其他额外的费用。
这些课程也不强求孩子们去上,所以大家也不用有负担。”
毕竟笔墨纸砚的费用也不低,有些家庭里供姑娘学刺绣就已经很吃力了,若是有心想学即便是用棍子在地上临摹也能学到东西。
就是今后开设的其他课程,崔清漪也不打算强制孩子们去学,端看个人有没有兴趣。
听到不强求,很多人松了一口气,也有人已经开始盘算着给姑娘买点便宜的笔墨,这样的机会难得能学几个字是几个字。
崔氏女学第一次古代版家长会圆满结束,家长们带着孩子和绣品满意离开,崔清漪也觉得十分满足。
这个时代的先生和现代社会的老师真的是两种感觉。
第85章和锦绣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