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毡,的确是识时务者。
大殿之上,钟磬齐鸣,董毡踏节而舞
一角,几位史官轮流书之,笔耕不辍。
御书房。
除了太监、宫女以外,唯有赵策英、江昭二人。
“官家。”
一道半铜制虎符掏出,江昭双手捧过,呈递上去。
百官庆贺,从午时贺到了戌时正(二十点),足足持续了三四个时辰之久。
庆贺结束,百官退场,顾廷烨、王韶、张鼎、郑晓等人相继告别,都出了皇宫。
作为主帅,江昭却是得单独留下归还兵符。
“哈哈。”
赵策英爽朗一笑,随手取过虎符,丢在木几一角。
“董毡此人,不愧是吐蕃首领,舞姿实为朕生平仅见。”赵策英抚掌大笑道。
庆贺不久,董毡就主动献舞,约莫跳了两炷香。
其实,这会儿距离董毡跳舞已有三个时辰之久。
但是吧,余韵挺足,回味悠长。
直到此刻,赵策英回想起来也还是充满兴奋。
江昭淡淡一笑,不做言语。
约莫十息,赵策英咳嗽一声,笑意微敛。
“董毡此人,的确是识时务者。”
“既然董毡伏低做小,也不好杀了他祭太庙。”
“古时,颉利可汗为唐太宗献舞,太宗文皇帝大喜,并未处死他,而是封以官职,囚于长安。”
“朕不若就效仿唐太宗,封董毡为忠勇将军,长居汴京。”赵策英徐徐道。
“陛下圣明。”江昭附和道。
西宁、湟、廓三州已经纳入大周版图,董毡一生囚禁于汴京,也不妨事。
“可惜,董毡仅是吐蕃小邦首领,难与颉利可汗相媲美。”
赵策英眺望远方,目光微凝道:“有朝一日,要是让辽国皇帝为朕献舞,方为千。”
“方不辜负先帝之厚望,朕也有颜面见太祖皇帝,列祖列宗。”
自从生擒了董毡,他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与千古一帝的共通之处,颇为兴奋。
说着,赵策英望向江昭,目光灼灼,尽是期许。
一旦拓土辽国,覆灭西夏,实现大一统。
作为实现政权大一统的君王,他就是妥妥的千古一帝,世宗文皇帝!
“开疆拓土,实现大一统。”
轻念了一声,江昭眯着眼睛眺望远方,面有向往之色。
半响,徐徐道:“以官家的圣明,定是会有这一天的。”
“本该如此!”
“而今,吐蕃退避,西夏颓败。”
赵策英大手一挥,口吐酒气:“一旦灭了辽国,定然就能实现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