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萤推开门时,老人正蜷在褪色的藤椅里,枯瘦的手攥着本硬壳日记,封皮上的“1982“字样被磨得发白。
“晚萤啊。“吴奶奶抬头,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没擦净的泪,“你来闻闻,这炭香是不是比去年浓?
我特意托人从山西买的无烟煤,说烧起来暖得透。“
苏晚萤蹲下来。
煤炉的热度烘得她膝盖发烫,可老人的手背贴上来时,她像被烫了似的缩回手——那温度比她的掌心还低,像块在煤炉边烤着的冰。
“奶奶,你每年都烧这么旺的火,是怕冷吗?“她轻声问,指尖轻轻碰了碰老人膝盖上的日记。
吴奶奶的手抖了抖。
窗外的风掀起日记扉页,露出夹在里面的老照片:雪地里一群穿棉大衣的人站在井台边,最前排的小姑娘扎着羊角辫,鼻尖冻得通红,正仰着头看镜头。
“不是怕冷。“老人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是怕静。
一静下来,就听见那孩子喊'姐姐'。。。。。。“她枯瘦的手指抚过照片里自己年轻的脸,“当年她掉井里时,喊的就是'姐姐拉我'。
可我站在井边,手冻得抬不起来,脚也冻得挪不动——“
苏晚萤的喉咙发紧。
第四十二章-冰块里没有救赎
她想起沈默给她看的尸检报告:1982年那起溺亡案,死者手腕有十道半月形压痕,是求生时指甲抠进冰层留下的。
“后来每年冬天,我都烧旺了火。“吴奶奶翻开日记,纸页间飘出陈年老墨的味道,“烧得暖烘烘的,就当是替她烤烤冻僵的手。“她翻到最后一页,苏晚萤看见上面新写的字迹:“今年,我替她多烧一会儿。“
“奶奶。。。。。。“苏晚萤的指尖触到日记边缘的水渍,不知道是泪水还是蒸汽凝成的。
“你看这火。“吴奶奶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烧得越旺,我越能想起那天有多冷。
井边的冰有多硬,那孩子的手有多凉。。。。。。“
苏晚萤的后颈泛起寒意。
她想起沈默在实验室说的话:“残响不是复制过去,是放大执念。“此刻老人眼里的光,像极了冰芯里冻着的某种东西——不是寒冷,是刻在记忆里的、无法消解的愧疚。
“奶奶,我们把火关小些好不好?“她轻声说,“你看,水壶都要烧干了。“
吴奶奶的目光突然涣散。
她松开手,盯着煤炉里跳动的火苗,喃喃道:“关了火,就听不见她喊'姐姐'了。。。。。。“
苏晚萤起身关煤炉时,余光瞥见窗台上摆着七个铜手炉,每个都擦得锃亮。
最边上那个刻着“吴“字的,炉壁上结着层薄霜。
沈默赶到医院时,消毒水的气味裹着寒意钻进鼻腔。
吴奶奶的病房门虚掩着,他听见仪器规律的滴答声,还有老人含糊的呓语:“火。。。。。。再旺点。。。。。。“
“沈医生。“护士抱着病历本从他身边经过,“老太太的体温正常,但皮肤检测出异常结晶。
您是法医,能帮忙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