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哑女的故事电影 > 第196章 考试题目(第4页)

第196章 考试题目(第4页)

谢湍意还幸运的过了两轮考试,若不是最后一轮这位学政剑出奇招,说不得还真让他考上了。

失落当然是有的,但只能感叹命运弄人,不是每个人都有绝对的考试实力,作为普通人,这些客观因素,无法忽视也无法解决。

“后年还来不来……”,谢湍意强打着精神,向梁崇问道。

“嗯,后年当然要来,考试费用我还是出得起的,再说你也不差,只是时运不济”,梁崇脆生生的安慰他。

“不过后年你得自己一个人来了,我房子和庄子都看着差不多了,就不来了……”,梁崇今年过足了瘾,过了那个新鲜劲儿,后年才不跟他一起来这里吃苦。

此句一出,得到谢湍意幽怨的眼神两枚。

结果虽然如此,但该有的复盘还是得有。

谢湍意认识的那两个副考官中,有一个是黄大夫的朋友,跟他祖父还有些关系,年幼时见过几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关系远远达不到帮他走动,或者在试卷上做手脚的地步。

再说,谢湍意也不敢去走后门,作弊若是被发现,轻则取消考试资格,重则连累家人,文如其人,他还是比较遵守规则的。

便请黄大夫带着他,拿上那三篇文章,去副考官的落脚地请教了一番。

考试的排名和录取的名单都已经出来了,副考官也不必日日被关在考院里,能够自由活动了。

但谢湍意没想到,到了副考官的落脚点拜访后,这位副考官对他的卷子,居然还有很深的印象。

原来,当时评卷的时候,谢湍意那篇文章得到的圈和叉的数目相等。

有的考官认为,谢湍意的文章别出心裁,既点题应题,又古朴大方,算是一群人中立意比较好的,当录取之。

谢湍意去拜访的那个副考官便是画圈中的一员,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也有考官认为,谢湍意的说法牵强附会,二者驴唇不对马嘴,八竿子打不着,只是硬凑字数,敷衍为之。

像这样争议比较大、抉择不下的文章,是需要拿到学政那里由他进行定夺的。

一方面他是考试的主考官,具有最终决定权,另一方面,在场的副考官甭管认不认同学政的想法,明面上也不会驳了他的面子,能快速的一锤定音。

学政大人一听两伙人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便将谢湍意的文章拿过去好好的看了一遍,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在卷子上画了个叉。

他倒不是觉得谢湍意在胡编乱造,谢湍意的立意和行文思路都挺好的,比较新颖,奈何文风有些配不上这样大胆的立意。

观点是好的,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它表达出来。

学政虽然喜欢浮华一点的文章,但本人是有真功夫在身的。

对于孔圣之道,当时在场的人中,就没有比他研究的更深的。

仔细阅读之后,学政觉得谢湍意文中的某些观点有些稚嫩,看得出出自年轻人之手。

认为他的思想还不够老辣成熟,也就是读书人常说的“尚未开窍”。

综合下来,算是有好有坏,可取也不可取,给不给秀才都说得过去。

学政两相权衡之下,又去看了看其他人写的,虽然观点不如谢湍意新,但整体的感觉更好,便将名额给了其他人。

喜欢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