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案情中的案是什么意思 > 第202章 中国最大毒枭2(第3页)

第202章 中国最大毒枭2(第3页)

二哥夫妇在大哥和他的感召下,后来也出家了。

二姐的两个孩子先后夭折,随后离了婚。

她表示,如果当时不是为了照顾年幼的刘招华,她也会出家的。

刘招华的第一任妻子和他离婚后也出家了。

刘招华从小就极具化学天赋。

他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个台商。

这个台商向他普及了当时世界上的一个新兴毒品——冰毒,即安非他命的一些知识。

为了深入了解这个东西,刘招华托他买了一本台版的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手册,开始自己研究制造冰毒。

因为麻黄素在我国几乎是不可能获得原料。

刘招华想,难道离开麻黄素就不能制造出冰毒了吗?

前面说到,毒贩陈文印找到了他。

正是这个契机。

化学底子还不错的他竟然疯狂地研究起制造冰毒的技术。

并且,还要时不用麻黄素的那种!

为此,刘招华投入了40万元的科研经费。

终于研制出了世界首例盐酸型冰毒!

并且将85%的纯度直接干到了99%!

成功秒杀了市面上的所有同类品牌!

还顺便把价格打了下来。

那么,刘招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顶级绝命毒师是如何落网的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面讲到,刘招华在桂林大展拳脚,拿下了临桂县古定村一个巨大天然山洞准备东山再起。

筹备新的制毒工厂期间,刘招华还高调地见义勇为,上了当地报纸的头条。

2003年1月。

帮助刘招华散货的大毒枭陈炳锡在泰国被抓捕归案。

陈炳锡供出了这个冰毒的制造源头——刘招华。

2004年。

警方再次发出了最高级别的A级通缉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刘招华的收网行动。

这次,警方动用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这样级别的节目打辅助,效果甚好!

节目播出的时候,刘招华正在桂林的一家烟酒店里看电视。

他恰巧在电视里看到了那个通缉令,还打趣地问老板:“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