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三国演义与管理学的思考 > 第二章 人才管理 努力创建高效人才团队(第8页)

第二章 人才管理 努力创建高效人才团队(第8页)

尽管如此,如果你没有制定出一些公司的规章制度,那么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在这样的境地下你才知道规章制度对你的重要性。规章制度能使公司的雇员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衣着打扮不能太随便。如今,工作时的着装正变得越来越随便。许多公司甚至把一年或某个季节的某一天定为随意着装日。而有些公司却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规定在随意着装日里哪些服装是可以穿的,哪些服装是不可以穿的。如果你在公司里并不需要接待顾客或客户,你也许可以穿的随便些。但你的着装不能随便到让人看起来不舒服——太窄太小的服装或T恤衫传达的是庸俗和下流的信息。当然,这种开明的政策也有可能导致部分员工的着装打扮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但一想到你尊重员工的态度给你带来的好处,这种做法还是值得的。如果经常有顾客或客户到你的公司来,那就对那些要经常和顾客或客户打交道的员工的着装定几条标准——要穿衬衣而不能穿T恤衫;穿宽松的裤子而不能穿牛仔裤;穿鞋面未高过足踝的鞋子而不能穿胶底帆布鞋;可以穿裙子但不能穿超短裙。

遵守上班时间。制定固定的上班或换班时间表。为了满足某些员工的特殊需要,你可能想给他们工作时间安排得灵活一些。例如:某位职员为了安顿孩子需要上下班的时间都要晚一点,你可以让她的工作时间安排与别人有所不同。但这只是一个例外,你还得坚持让所有的员工必须遵守统一的时间表。工作时间安排得合理化,可以体现出你是公平地对待所有雇员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花时间去记大量不同的工作时间表。即使某位员工加班,你也应要求他每天准时上班。除非情况非常特殊,否则就必须按所制定的工作时间表严格执行。

不许乱打私人电话。没有必要制定有关私人使用电话、打本地或长途电话的专门规定。没有有关电话的专门规定的后果会在你的电话费里反映出来,而有专门规定的后果却从员工的态度里反映出来,大家会觉得你这人心胸狭窄,没有肚量,并对你产生不满。当然,如果哪位员工却因此而滥打电话,那你也可以对他釆取一些行动。有时发现某个员工在电话里只是在闲聊,你就可,以让他以后很难再接近电话。当然,如果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还不错的话,那么解雇此人不是你的选择。

吸烟的到一边去。越来越多的地区,越来越多的公司深信吸烟是法律赋予的自由政策。不吸烟的人不喜欢并且不十分欣赏吸烟者自由的吞云吐雾的工作环境,这成了吸烟者紧张的根源。你有必要旗帜鲜明地表明你对吸烟的立场。如果某个人是个吸烟者,你是不会在他随心所欲抽烟的环境中和他一起工作的。你要把你对吸烟的政策告知新聘的职员。如果新来的是个烟民,他将会惊奇地发现他不能在办公桌前自由地吞云吐雾了。而不吸烟的人在发现他们的同事可以随意地在办公室里抽烟时,也会觉得心烦意乱的。如果某人是个烟民,而你又宣布了办公室是无烟区,那么这个烟民会怎么做,出去?当然,这是个办法。但是在寒冷的冬天,在人行道上吸烟那是难得一见的事。在办公室里,把他们集中在屋子前面去吸是缺乏吸引力的。那就给他们找个偏僻的角落。因为,无论如何老板都不容易做到让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都皆大欢喜,但是,如同大多数公司一样,你应该有更多的雇员是不吸烟的。

借钱要有个限度。大多数的雇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财务知识的教育,缺乏理财的能力。那就帮你出个主意,让那些在你公司干了几个月的雇员适量地从你那儿借一笔短期贷款。不用他们支付利息——那显得你太小家子气了。但要从他们的薪水中扣除要偿还的金额,并且让员工们写一张简单的借条,说明借款的数目、期限,并要保证不管以任何理由离开公司,都要立即足额偿还所

贷款额。在员工向你贷款之前你规定一个贷款的额度。你迟早会发现,由于某个雇员离开了公司你无法收回给他的贷款而要蒙受一定的损失。尽管有这样的缺点,但要记住,从长远来看,对雇员的借贷制度将会增强公司的实力。

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才能更好的驾驭属下,才能让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点评】

最难得的是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谅解啊!古人古事,脍炙人口。以古为镜,可以净心灵,辨是非,明事理。

第十节广采博纳融汇众智

【从曹操集思广益破袁绍说开去】

假如群众不是很卑贱带有奴性的人们,就其个别而言,他的

判断力不及专家,但他们集合起来,就可能胜过或至少不比专家

逊色。

——亚里士多德

曹操文韬武略,多谋善断。许多重大的谋略都是由他自己提出来的,同时,他也善于倾听谋士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谋士的作用。不仅保证了战略战术上的决策正确,而且还造就出以郭嘉、荀或、荀攸、程昱为代表的一批谋士。就拿郭嘉来说,由于曹操不耻下问,郭嘉也积极为曹操出谋划策,所提建议被曹操釆纳极多,屡建奇功。

官渡之战后,曹操先取青州,次取冀州、幽州,后定并州。袁绍的势力基本上被消灭,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率一部分残兵北投乌桓。在曹操商议北击乌桓时,曹洪等人说:“袁熙、袁尚兵败将亡,势穷力尽,远投沙漠。我今引兵西击,倘刘备、刘表乘虚袭许都,我救应不及,为祸不浅矣!请回师勿进为上。”郭嘉说:“诸公所言错矣。主公虽威震天下,沙漠之人恃其边远,必不设备;乘其无备,卒然击之,必可破也。且袁绍与乌桓有恩,而尚与熙兄弟犹存,不可不除。刘表座谈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曹操说:“奉孝之言极是。”于是,率大小三军,战车数千辆,向前进发。由于沿途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曹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郭嘉此时不肥水土,卧病在车中。曹操说:“吾见北地崎岖,意欲回军,若何?”郭嘉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但须得识径路者为引导耳。”曹操留郭嘉在易州养病,听从他的建议,封袁绍旧将田畴为向导官,轻装倍道而进,一击败乌桓,袁熙、袁尚引数千骑逃往辽东公孙康那里。曹操回到易州时,郭嘉已经死了多日,临终留下书信一封告诉曹操,袁熙、袁尚往投辽东,切不可加兵。公孙康很久以来就担心被袁绍吞并,若以兵击之,必然与袁熙、袁尚一起并力抵御,势难取胜。如果延缓进兵,公孙康和二袁必然自相残杀。曹操点头嗟叹,依言而行。过了一段时间,公孙康派人送来袁熙、袁尚的两颗人头。袁绍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归根结底是得益于曹操善于倾听和釆纳下属的意见。

美国女企业家玛丽?凯说过:“聪敏的人才管理者很可能是多听少说的那种人。这或许是上帝赐给我们每人两只耳朵但只赐给一张嘴的原因。”的确,许多优秀的管理者都注意倾听下属的意见。管理者善于听取和釆纳下属的意见、建议,一方面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也是发现、激励和锻炼人才的重要途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倾听下属意见的上司才能培养英才”。曹操善于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这种惯用的做法一可以使他了解下属的见识,二可以调动下属出谋划策的积极性,三可以使下属的思维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因而,在他身边成长起来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谋略人才群体。相反,袁绍虽然人才济济,但是,由于他专横跋扈,不能听取和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导致谋士们许多好的设想不能付诸实施,实际上是压抑了人才。

作为一个下属,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上司的重视,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如果管理者能够经常地重视和釆纳下属的意见使之不断产生强烈的自信,下属在自信心的激发下,心理就会呈现出最佳状态,使自己的各种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曹操初次见到郭嘉,与他“共论天下之事”,初步了解郭嘉是个有真知灼见的人,以后又不断地釆纳郭嘉的正确意见,使郭嘉感到追随曹操大有用武之地,积极性大大提高,随曹操征战了十一年,多方运筹策划,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曹操想讨伐袁绍,又慑于袁绍势力的强大感到心里没底时,郭嘉深入、全面地分析了袁绍的劣势和曹操的优势,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说,以自己的勇气和信心,鼓舞了曹操的勇气和信心。年轻的郭嘉逐步成长为曹操所依重的栋梁。

国外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导致成功的。”心理学实验表明,让人联想到自己过去的成功,就会明显地使人更能坚持,更具有热情,做得更好。下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被釆纳,并在实战中获得成功,下属就能不断地考虑新问题,提出新建议。这样一来,他们的视野就会越来越开阔,思考问题也就更深刻,才干就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增长。

反之,如果一个管理者总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不注意听取下属的意见,下属就会产生被轻视的感觉,也就不会主动地去考虑问题。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惰性心理,停滞不前,无所作为。很明显,这样是极不利于下属的锻炼和成长的。

当然,下属的急见和建议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可行的也有不可行的,管理者不可能统统采纳。重要的是广泛地听取,大开言路而不是阻塞言路。听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首要原则是诚心和虚心,不能心不在焉,也不能装出一种姿态,否则就听不到真东西或什么也听不到。听的时候,还要礼貌待人,平等待人。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动辄发怒。要想听到真东西,还要善于鼓励、启发和引导。听取的范围是兼听而不是偏听。

能否广泛认真地听取,反映着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事业的成败。曹操、袁绍对待意见和建议的截然相反的态度以及他们不同的结局,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明。曹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对曹洪等不主张击乌桓的人也大加奖赏,以鼓励他们以后多提意见和建议,曹操因此而成功。袁绍则不然,许攸献计不用,导致跳槽”投奔了曹操;沮授之谋不用,反而被囚禁在军营之中;不信田丰之言,使其遭受牢狱之苦。因兵败官渡恰为田丰言中,袁绍为顾及脸面竟然杀害了田丰。袁绍的失败是他自己种下的苦果。正如北宋大文豪苏洵所说:“为明主谋而忠,其言不验而见褒;为庸主谋而忠,其言虽验而见罪,何其不同如此哉。”干大事业的人,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主意,另一方面还要能够听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处理他人意见和建议这方面,李嘉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李嘉诚是个虚心坦诚,非常善于用人的‘明主”,而且非常会利用外脑的智慧。

《明报》记者在一次采访中,问李嘉诚:"您的智囊人物究竟有多少?”李嘉诚说:“有好多吧!凡是跟我合作过、打过交道的人,都是智囊,数都数不清,例如,你们集团的广告公司就是。‘

这位记者大感惊奇,不知李嘉诚此话从何而来。

原来,当初李嘉诚在发售新界的高级别墅群时,曾委托《明报》旗下的广告公司做代理商,这家广告公司便派人去别墅现场察看。

广告公司的人见到这些高级别墅已经全部落成,确实非常漂亮颇具欧洲的典雅风格,又不失中式的豪华。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四周的道路还没修好,而且恰好这时天下大雨,走起路来泥泞不堪。恰蓬李嘉诚这些日子很忙,也没去看过,知道已经建成了就打算立刻发售。

广告商到现场查看完之后,向李嘉诚建议:能不能推迟些日子,等路修好,装修好几幢示范房之后再正式出售?这样不但售得快,售价也可标高。

“对对对!”李嘉诚忙不迭地答道,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你们比我更聪明,我入行这么多年,本该想到这一点,结果还是忽略了,多谢你们的提醒,就按照你们说的办。”

李嘉诚按照广告商的建议去办,效果果然不错。

后来在修建大坑龙华花园时,李嘉诚接受了这一经验教训,在房屋发售前就修好路,还在四周种植上了美丽的花木,楼盘卖得更是出奇的好。

广采博纳,融汇众智的“绝桥”(好主意),便是李嘉诚超人智慧之源泉。

李嘉诚自己不仅善于广釆博纳,融汇众智,而且也如此要求下属。他说:“决定大事的时候,我就算100%的清楚,我也一样要召集一些人,汇合各人的资讯一齐研究。因为始终应该集思广益,排除百密一疏的可能。这样,当我得到他们的意见后,看错的机会就微乎其微。”即使是超人和天才,终究也是人,也有力所不及和大意疏忽的时候。

李嘉诚以稳健著称,其超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以其超人的脑袋集思广益,力求圆满。

人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提升自身智慧,凝聚众人智慧更重要。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抱着一颗坦诚谦虚之心,善纳忠言,广采博纳,凡人也可以成为超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集众人之智慧于一身者,方能成就大事。

【点评】

一个单位是由许多大小因素构成的,如果管理者不精于排兵布阵,把这些“因素”有效地组织成一个整体,单位就会是一盘散沙,导致效率低下。因此,管理者不可小视团对,应多动脑筋,多想计策,多用手段,让上下形成一个有效的团对,造成一股旺盛的人气,从而无难可阻,无坚不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