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真万确。”黎巧巧郑重地说,“于管事如果不信,可以亲自去看。那标记还很新,想必是昨晚才画上去的。”
于管事在房中踱了几步,眉头紧锁:“月中正是商行汇账之时,库中银钱比平日多。如果真被贼人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他忽然停下脚步,朝黎巧巧深深一揖:“多谢巧巧提醒!这份恩情,于某铭记在心!”
黎巧巧连忙侧身避开:“于管事不必多礼。于氏商行待我们吴家不满,这是应该的。”
于管事沉吟片刻,迅速做出决定:“我这就给东家送信,召集商行内部会议,再上报官府。这几日,商行必须加强戒备。”
他看向黎巧巧,语气关切:“巧巧,这几日你们就别来送豆腐了,免得被牵连。”
黎巧巧却摇摇头:“这倒不必。贼人既然已踩点,必是冲着商行的银钱而来,不会对送豆腐的妇孺下手。我们白日送货应当没关系,倒是商行要重点防备夜晚。”
于管事思索片刻,觉得有理,便不再坚持:“那就依巧巧的意思。不过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务必以安全为重,即刻回避。”
“我晓得了。”黎巧巧点头,拉着如意起身告辞。
走出于氏商行,黎巧巧并没有立即回村,而是牵着如意的手,转向商行旁边的一家小客栈。
“娘,我们不回家吗?”如意仰头问。
黎巧巧摸了摸他的头:“咱们在这儿住几天,看看情况。”
她订了一间上房,位置正好能望见于氏商行的后院大门。
店小二领他们上楼时,好奇地多看了这对母子几眼。
一个村妇带着孩子住上房,实在少见。
进了房间,如意才小声问:“娘,那个蛇形标记,真的和去年万福村的一样吗?”
黎巧巧在窗前坐下,目光仍盯着于氏商行的方向:“娘也不记得去年的标记具体什么样了。但要让于管事相信咱们的话,总得有个凭证。”
如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所以娘今早让我在巷口画的标记,是为了帮于管事?”
“是,也不是。”黎巧巧轻声道,“娘是为了帮所有可能因为这伙贼人受害的无辜百姓。”
她收回目光,温柔地看着如意:“如意,你要记住,今天的事,对谁都不能说,尤其是那个标记是你画的,明白吗?”
如意郑重地点头:“如意记住了,对谁都不说。”
黎巧巧欣慰地笑了笑,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取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芝麻糖:“吃吧,今天如意立了大功。”
孩子高兴地接过糖,坐在床边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黎巧巧继续观察着街上的动静。
不多时,她看见于管事亲自带着两个伙计匆匆出门,想必是去查看那个蛇形标记。
又过了一炷香的工夫,几个穿着衙役服饰的人来到了商行,于管事亲自在门口迎接。
“官府的人来得真快。”黎巧巧喃喃自语。
如意凑到窗边,小声问:“娘,于家商行会没事吧?”
“有于管事和官府的人防备着,应该不会有什么事。”黎巧巧嘴上这么说,眼睛却仍紧盯着商行方向,不敢有丝毫松懈。
傍晚时分,黎巧巧看见于氏商行后院多了几个陌生面孔,个个身形健壮,眼神锐利,想必是商行请来的护院。
后门处也加派了人手,进出都要严加盘查。
“娘,我饿了。”如意扯了扯她的衣袖。
黎巧巧这才回过神来,发现天色已晚。
她叫店小二送了些简单的饭菜上来,母子二人就在房中用饭。
“娘,咱们要在这里住多久?”如意一边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一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