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侯门纪事苏婉宁 > 第七百七十八章赐婚文家(第4页)

第七百七十八章赐婚文家(第4页)

柳至嗤之以鼻:“我用得着你解释。”

袁训斜睨刚才出来的房子:“是了,门和窗户全打坏,”一指柳至:“他赔!”

“我赔我赔,”文老爷见到忠毅侯也肯过来,这正是他下一步要请的人,颠颠儿的过来:“今天我做东,全是我的。”

换一间门和窗户都好的房子,柳至的小子把柳至的外衣取过来,重摆上酒老鸨亲自来敬两杯,说侯爷肯到,是天大的颜面。袁训打断人家门,踢坏人家窗户,哪怕有冤大头出钱呢,也有个下礼的举动称得上随和。和柳至吃了老鸨一杯敬酒,就把她打发出去。

面前坐着两位勋贵,文老爷这一回飘的更狠,站着倒酒的时候脚下似踩云彩,坐下说话的时候屁股下似坐着云彩。场面已不由他控制,大多人在这个时候只捡重要的话尽情的说。

不多的机灵让他用在对袁训的开场白上:“侯爷,我对国舅说过家门,但您没有听过,容我再报家门。”

“开国的时候,我家筹划粮草多少担,聚拢人多少数儿……”袁训听到这里信上三分,柳至说的没错,他的心思只在自家,不在安王身上。

袁训故意扯开他的话头:“听说你今天跟着安王面圣,殿下现在还好吗?”

文老爷的回答:“皇上慈爱之心,命柳国舅整顿他的书房,洗心革面。这是好事。侯爷请用酒,国舅你也用,听我再说说与我同进京的,是我家的侄女儿,往您府上也拜过,寿姑娘面前也去过几回,这是我家从小悉心教导的姑娘,以后不会差不会差……”

袁训和柳至交换一个眼色,再次扯开他的话头:“难怪你请国舅,我猜也是为了拿的那些人说话,要说一古脑儿全不好,我和你一样吧,我也不敢信。国舅在这里,你正好同他说说。”

“呵呵,这事儿交给国舅办,我放心,我家三姑娘也放心。三姑娘说感激,明儿上门去拜夫人道谢,”

袁训忍俊不禁一笑,心想我还岔不开你的话了?再来一回:“皇上是好父亲,这我和小柳跟皇上的日子不短,我们敢说这话。你放心吧,安王那里要我们帮着说话吗?”

文老爷居然一怔,一瞬间后才恍然模样,起身敬酒:“那敢情好,有劳侯爷,有劳国舅。”既然这二位愿意帮忙说话,文老爷怎么能浪费:“请二位多多美言,我文家对皇上的忠心从开国追随到今日不变,随我进京的侄女儿行三,性情贤淑,和安王定然是良配。喏喏,我们还有文妃娘娘的遗言。”

柳至也忍不住一笑,这位只想着为他家的三姑娘美言几句。眼角见到袁训也是笑意加深。

既然这位不管怎么样也要说他自家,袁训话风一变,顺着他道:“我妻子见过,寿姐儿也夸她大方得体,”

“是吗是吗?看看我说的不假吧。”文老爷喜欢的浑身忽忽的冒喜泡儿。

下一句,袁训轻叹:“只可惜你们进京的时候不巧,偏偏遇上安王年青不懂事,”

柳至碰碰他:“你说的不对,圣旨里说受人鼓惑。”

文老爷闻言酒意上涌,鼓起眼睛咬牙道:“皇上圣明!就是受人鼓惑!特别是跟殿下的周先生,就他嫌疑最大!国舅,你可要细细地审问才好。”

柳国舅差点大笑,等我审出来杀几个,丢的可是你亲戚的颜面。这位居然不管了?

他忍住笑,严肃的点头:“正是,不知他有什么劣迹?你不妨对我说说。”

袁训插一句:“这会儿不是问案的地方,你且退后,怎么总想拿人是怎么的。”

不拦,文老爷也许斟酌的说。这么一拦,话到满口如炸堤之水,文老爷冲口而出:“周先生最糊涂啊!我家三姑娘是娘娘定的亲事,他也不放心上!”

袁训一本正经的同情着他:“这就没有道理。不过呢,”把眉头微微皱起。

文老爷急了:“侯爷请指点。不过什么?”

“不过他也有他的想头吧,到底未婚而居住京里待嫁,还没有圣旨下来,这不矜持吧?如果家在京里倒也说得过去。周先生是为姑娘名声着想也不一定?”袁训满面诚恳,而柳至也跟着诚恳的点头附合。

文老爷怒气上来:“侯爷听我说,国舅听我说,这样的话倒也有理,所以我请他对殿下进言,实在不行,他自己可以借府中的名义对皇上进言不是。殿下再三不肯答应,周先生冲着娘娘的遗言也理当对皇后娘娘进言,请娘娘下一道赐婚圣旨,”

这人话已吐露快到十分,柳至毫不客气地诱导他:“早下赐婚圣旨有什么用?今年也不能成婚。难道京里一住几年客栈,这可不好看。是了,用了你的酒,不能一句实在话没有。提你个醒儿,如今你们算有圣旨,京里置办个落脚地方才好。而且皇上圣旨里写规劝,可不是赐婚圣旨。姑娘长住,面子上下不来!”

袁训也遗憾:“他说的有理。”

“这这……。”文三姑娘颇能出力,而且她不在,文老爷想自己一个人也难和安王交涉许多。

开国局面的话沸沸扬扬就要升腾,一旦成真,三姑娘不在京中,安王要更不认得自己这些人是谁怎么办?

已经对安王下过“凉薄”结论的文老爷借着酒劲道:“有劳国舅在娘娘面前美言,早早下赐婚圣旨,让我们在京里住着名正言顺吧。”

他心里惴惴不安,并不敢保证柳至会答应。但柳至连连点头:“女孩儿名声要紧,成成,挑个日子,让我夫人带你进宫拜见娘娘。”

文老爷跳了起来,还没有欢呼,柳至吐一口酒气,摆出夸口的神色:“懿旨一下,包你们在京里住到后年,哦,大后年,三几年的无人说闲话。”

他又把文老爷提醒一回,文老爷回到座位上发呆,喃喃自语:“是啊,大后年?”

侯爷再次上来:“住三几年?那是要买宅子。”挑起眉头明显是疑惑片刻,小心翼翼问道:“三几年日子倒也好过,不过你们得回家搬东西过来,难道全在这里置办?姑娘的嫁妆总得搬来,不带现置办的。算一算反正你们要回去,不如回去搬了东西再来,在家里接旨意不是更好?”

“不回去了,我家老三从此就在京里。托国舅和侯爷的福,长往娘娘面前请安,长往侯夫人面前请安,长往寿姑娘面前请安。长得教诲比在家里要紧。”文老爷死死咬住,死也不肯透露他知道恢复开国局面的话。

今天能说成一件就不错,要知道请动柳国舅,又拐带来忠毅侯,是他几个月里才办到一回。就眼下这点儿酒菜,说多了话,弄得一件也不成反而糟糕。

柳至把手一挥:“三几年一晃就过去了,喝酒,咱们喝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