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纲
《龙象诀》取法于天地间龙象之威,融道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之理,以吐纳之法汇聚天地灵气,经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流转,锤炼体魄,升华灵魂,铸就无上神通。此功法共分十三重,每重皆需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方可登堂入室,领略其精妙。修炼者需秉持坚定之心,顺应自然之道,感悟天地间龙象之力的雄浑与坚韧,方能与功法相得益彰。
修行总诀
夫修炼之道,首重凝神静气。寻一清幽静僻之所,盘坐蒲团,五心朝天,舌抵上颚,双目微闭。以意引气,自鼻端缓缓吸气,想象天地灵气如丝丝银缕,沁入身体,沿督脉下行。督脉者,阳脉之海,统领诸阳经,灵气沿此脉而下,如暖阳照耀,激发身体阳气,温暖四肢百骸。呼气时,浊气自口中徐徐吐出,想象体内污秽之气随浊气排出体外,身心渐趋纯净。
待气息平稳,意念引导灵气下行至下丹田。下丹田为气海,生命之根,灵气汇聚于此,如百川归海,滋养脏腑,充实元气。此时,以意念为舵,引导丹田之气,依《龙象诀》特定经脉路线运行,与龙象之力交感,强化自身。修炼过程中,需时刻感悟道家阴阳平衡之理,使体内阴阳二气相辅相成,避免偏盛偏衰。同时,秉持天人合一之念,将自身融入天地之间,汲取天地精华,与龙象诀之威力相互呼应,达至身心与功法的完美契合。
十三重功法修炼经文
第一重:龙象初醒
修炼经文:混沌初开,龙象沉睡,今欲唤醒,以气引之。吸气,引东方青木灵气,自膻中穴纳入,如青龙探爪,沿手太阴肺经下行至下丹田。呼气,浊气自涌泉穴排出,如阴霾消散。此时,下丹田内青木灵气与自身元气交融,孕育龙象初醒之力。反复吐纳,感受体内气息流动,如沉睡之龙象,微微颤动,初醒懵懂。此重功法旨在开启灵智,初步沟通龙象之力,为后续修炼打下基础。
经脉运行注解:吸气时,膻中穴开启吸纳青木灵气的通道,灵气沿手太阴肺经下行,肺主气司呼吸,灵气在肺经中流转,增强肺部功能,同时将灵气输送至下丹田。呼气时,浊气从涌泉穴排出,涌泉穴为肾经起始穴,浊气从此处排出,可净化肾脏及全身浊气。在这一过程中,下丹田内青木灵气与元气开始融合,刺激下丹田的能量场,引发身体细微震动,似龙象初醒的萌动。
第二重:龙象蕴力
修炼经文:龙象既醒,蕴力待发。吸气,引南方离火灵气,自神阙穴摄入,如赤龙腾空,沿任脉下行至下丹田。呼气,引丹田内青木灵气与离火灵气交融,如木火相生,释放温热之力,滋润全身经脉。此时,经脉如被温养的管道,逐渐扩张,能容纳更多灵气。反复修炼,感受龙象之力在体内蕴积,如火山即将喷发,蓄势待发。此重功法着重蕴积力量,强化经脉,为施展龙象之威做准备。
经脉运行注解:吸气时,神阙穴吸纳离火灵气,沿任脉下行。任脉为阴脉之海,总领诸阴经,离火灵气在任脉中下行,滋养任脉所经脏腑。到达下丹田后,与已有的青木灵气交融,木火相生,产生温热之力。呼气时,温热之力随气息散布全身经脉,使经脉扩张。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感受经脉的变化,通过意念引导温热之力均匀分布,强化经脉壁,提高经脉对灵气的承载能力。
第三重:龙象震岳
修炼经文:蕴力已满,震岳显威。吸气,引西方庚金灵气,自百会穴贯入,如金龙降世,沿督脉下行至命门,再分流至双腿足三阳经。呼气,以命门为中心,激发全身力量,将庚金灵气与下丹田内木火交融之气汇聚于双腿,如巨象踏地,发出震岳之力。此时,可感觉自身力量如山脉般雄浑,每一步踏出,皆有撼动山岳之势。此重功法以强大的力量为核心,借助龙象之力,强化腿部力量,展现龙象震岳之威。
经脉运行注解:吸气时,百会穴吸纳庚金灵气,沿督脉下行至命门。命门为生命之门,庚金灵气在此分流至双腿足三阳经,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灵气灌注其中,增强腿部肌肉、骨骼和经络的力量。呼气时,以命门为发力点,将下丹田内木火交融之气引导至双腿,与庚金灵气汇聚。此时,腿部力量大增,在施展功法时,要配合呼吸,将全身之力集中于双腿,通过腿部的动作,如跺脚等,释放出强大的震岳之力。
第四重:龙象御水
修炼经文:震岳之后,御水而行。吸气,引北方癸水灵气,自涌泉穴逆涌而上,如黑龙入渊,沿足少阴肾经上行至下丹田。呼气,下丹田内金水木火四气交融,形成一股温润而强大的力量,如水流淌,沿带脉环绕腰间。此时,腰部灵活自如,可如蛟龙般灵动,借助水之柔性,化解外力,同时蕴含强大的反弹之力。反复修炼,感悟水之无常形,以柔克刚,御水如龙象。此重功法借助水之灵气,增强腰部的灵活性与韧性,以柔克刚,御水制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脉运行注解:吸气时,涌泉穴吸纳癸水灵气,沿足少阴肾经上行,肾主水,癸水灵气在肾经中运行,滋养肾脏,增强肾功能。到达下丹田后,与已有的金、木、火灵气交融。呼气时,四气交融形成的温润力量沿带脉环绕腰间。带脉如束带,环绕腰间一周,此灵气在带脉中流动,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和力量。在修炼过程中,要感受腰部的变化,通过意念引导灵气在带脉中顺畅流转,使腰部能灵活地应对各种外力,实现以柔克刚的效果。
第五重:龙象吞云
修炼经文:御水得柔,吞云纳气。吸气,引中央戊土灵气,自中脘穴摄入,如黄龙盘绕,沿任脉下行至下丹田。呼气,下丹田内五行灵气汇聚,相互生克,形成一股醇厚的能量,如云雾蒸腾,沿手臂三阴经上行至手掌。此时,手掌可凝聚龙象之力,如能吞云吐雾,发出强大的吸力或推力,隔空制敌。反复修炼,感受五行灵气在体内的循环与转化,掌握龙象吞云之妙。此重功法通过凝聚五行灵气于手掌,赋予手掌强大的吸力和推力,实现隔空御敌。
经脉运行注解:吸气时,中脘穴吸纳戊土灵气,沿任脉下行至下丹田。下丹田内五行灵气汇聚后,相互生克转化,形成醇厚能量。呼气时,这股能量沿手臂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上行至手掌。在手掌处,通过意念引导,可使能量凝聚,产生强大的吸力或推力。在修炼过程中,要注意呼吸与意念的配合,感受五行灵气在体内的循环转化,以及能量在手掌的凝聚过程,熟练掌握龙象吞云的技巧。
第六重:龙象裂空
修炼经文:吞云之后,裂空而击。吸气,引混沌初开时的鸿蒙灵气,自全身毛孔吸入,如混沌之气弥漫全身,汇聚于下丹田。呼气,下丹田内五行灵气与鸿蒙灵气融合,爆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沿手臂三阳经灌注于拳,如神龙摆尾,拳力裂空。此时,出拳之势,能撕裂空间,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对敌人造成巨大伤害。反复修炼,感悟鸿蒙灵气与五行灵气融合之妙,发挥龙象裂空的极致威力。此重功法融合鸿蒙灵气与五行灵气,以强大的拳力撕裂空间,造成强大的攻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