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夫看叶卫华这么认真,汗珠不停的打湿衣角,有些于心不忍:“时间不早了,你先过来坐一坐休息一下。”
叶卫华应了声“好”,刚想坐下,肚子却“咕咕”叫了起来,声音响亮,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显眼。
他脸一红,赶紧低下头,挠了挠后脑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王大夫听见了,回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转身往灶房走。
没一会儿,他端着个粗瓷碗出来,碗里放着两个黄澄澄的窝头,还有一小碟咸菜:“早上蒸的,还热着,先垫垫肚子。学医也得顾着身子,总不能让肚子比嘴还忙。”
叶卫华接过碗,鼻尖一酸,赶紧应了声“谢谢师父”,拿起窝头咬了一大口。
玉米面的香甜混着咸菜的咸香,填得肚子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王大夫笑了笑,又拿起木耙翻晒草药,“吃完了过来,我考验一下你今天的学习成果,如果学的不好,你直接就滚回家去,别再说我教过你。”
叶卫华嘴里塞着窝头,含糊地应着,眼睛却亮了起来。
见叶卫华吃的差不多了,王大夫走过来,指了指窗外药圃里一丛带绒毛的草:“那是什么?”
叶卫华抬头看了一眼,立马回答:“是艾叶!书上说它叶子有白绒毛,性温,能祛湿散寒!”
王大夫点点头,又指向另一丛开着小白花的苗:“这个呢?”
“是金银花!刚开的是白色,开久了会变黄,所以叫金银花,能清热解毒!”
叶卫华答得干脆,眼里亮闪闪的——这些鲜草药看着和晒干的不一样,可照着书里的描述对一对,倒也不难认。
王大夫没再提问,转身从药柜里拿出个空的纸包,递给叶卫华:“去院里摘几片鲜薄荷和紫苏叶来,我教你怎么晾药。”
叶卫华应了声,快步跑到药圃边。
这次他没再认错,小心翼翼地掐下薄荷的嫩尖,又摘了几片带紫边的紫苏叶,捧着跑回药铺。
王大夫教他把草药平铺在竹筛上,摆得匀匀的,不能叠在一起:
“鲜草药得阴干,不能暴晒,不然药性就跑了。你看这薄荷,要是晒狠了,那股凉劲儿就没了,还怎么治头痛?”
叶卫华一边听一边点头,手里的动作更轻了,生怕把草药捏坏了。
他跟着王大夫忙前忙后,一会儿帮着翻晒院里的干草,一会儿又学着把晾干的草药分类装进药柜,不知不觉,窗外的太阳就沉了下去,天边染成了橘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