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种田养崽 > 第223节(第2页)

第223节(第2页)

谈到谁家棉花快卖完时纪凤英问徐兰:“小兰,你家的棉花什么时候才卖?”

徐兰回答:“有空就卖,这段时间我们都没有空,后院的玉米马上要收,玉米杆要切碎做青饲料。”

王秋花笑说:“我看你天天有空带小六出去玩。”

队里真没有人和徐兰两口子一样,花很多时间养孩子,照顾孩子,晓雯这么大放学后只喂鸡,摘菜洗菜,有时带带弟弟。

周围像她这么大的孩子放学回来做饭,喂猪喂鸡,带弟弟妹妹,很能干。

徐兰他们也太惯孩子了。

徐兰和她说:“小孩子长大很快,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多花时间陪小孩长大很重要。”

她们养孩子的观念不同,徐兰没有说太多。

纪凤英说:“那也得有时间。”

像小兰把带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真没有。不过可以理解,他们就这么一个儿子。

王秋花也想到这里,没有再说,谈棉花现在价格又回到两元八角,不知道能不能涨回到三元的问题。

她暂时不卖棉花,想等到年底最冷时再卖。

听她说完,徐兰说:“棉花价格能不能回到三元不好说。”

纪凤英说:“是啊,现在不像以前,规定卖多少钱就一直是多少,不过现在更好,家家户户变有钱,大家一辈子都没有这么富裕过,有好几家买自行车了。”

像三队坡地分比较少的兴陶家,三兄妹六亩多地,平均亩产按差一点六十斤算,今年的收入也有上千元。

何况亩产不止六十斤,自家亩产九十多斤,他家不会差太多。

坡地分到多的人家收入更不用说。

王秋花家也挣不少钱,笑说:“我以前从来不敢想有一天能挣到这么多钱,像做梦一样。”

不用担心儿子娶不到媳妇。

纪凤英从来也没有想过,挣钱能那么容易,这还多亏徐兰两口子。

徐兰想起很久以前不经意听别人说过一句话:抓住机会,挣钱和喝水一样简单。

纪凤英想到公公说挣棉花的钱也就这两三年,以后不会这么容易,心里可惜,不过转念一想,能抓住这机会已经很好。

过两天,徐兰和唐启阳带着小六收后院的秋玉米,玉米棒带玉米皮掰下来。

两人干活快,不到一个小时收完玉米,搬到二楼用玉米皮绑成小捆挂起。

随后唐启阳去队里借来大铡刀,花差不多一天时间切碎玉米杆堆在地窖里封死。

下半截玉米杆拔起,栽的一半包介菜完全露出来,一半是空地。

唐启阳翻起空的地方,打算晾晒几天后建暖棚,四周搭起顶棚。

小六中午睡觉时徐兰在包介菜位置,用小竹铲把空出地方松一松,放点发酵肥,栽下包介菜苗,大的做咸菜,小的长大后做酸菜,过年时吃。

唐启阳翻完地的第二天早上,他提三十斤棉花去县城卖。

今年棉花比去年难卖很多,到十一点三十斤都没有卖完,提余下的五斤多回家。

唐启阳回到家洗手抱起过来抱自己腿的小六,进厨房和徐兰说:“还剩下五斤多提回来。”

徐兰翻着菜说:“那比较难卖。”

随后几天唐启阳早上去卖棉花,每天卖二十多斤,下午去翻棉花地,做事快的人家已经把地翻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