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一人正六品安抚司
副使一人从六品安抚司
僉事一人正七品安抚司
吏目一人从九品安抚司
招讨司:
招讨使一人从五品招讨司
副招讨一人正六品招讨司
吏目一人从九品招讨司
长官司:
名称人数秩品所属备註
长官一人正六品长官司
副长官一人从七品长官司
吏目一人未入流长官司
安南都统使司
都统使一人从二品都统使司
宣抚使一人从四品宣抚司
同知一人正五品宣抚司
副使一人从五品宣抚司
僉事一人正六品宣抚司
文武散阶、文武勛阶
明按旧制,文武官员具名均有表示其官品的散官阶。散官阶以品阶为基础,每品上根据资歷与功劳稽考的结果再分为初授阶、升授阶、加授阶三阶。按洪武十四年制,「初入仕者」「任内未初考而迁调改降升等者」「考核平常、量才降等非贬降者」得初授阶,「初考称职者」「任内已及初考,迁调改除而品级仍前者」「任内以升授,未及再考,迁调改除而品级仍前者」得升授阶,「凡及两考而事跡显着者」得加授阶。有明计文散阶四十二阶,武散阶三十阶(武官最低只及从六品故)。
另外,文武官员按其功劳亦授勋阶以示荣宠。有明计文勛位十转,武勛位十二转。
品秩阶位文散阶武散阶文勛阶武勛阶
正一品升授阶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赠官)
左、右柱国
初授阶特进荣禄大夫
从一品升授阶光禄大夫柱国
初授阶荣禄大夫
正二品加授阶资德大夫龙虎将军正治上卿上护军
升授阶资政大夫金吾将军
初授阶资善大夫驃骑将军
从二品加授阶正奉大夫奉国将军正治卿护军
升授阶通奉大夫定国将军
初授阶中奉大夫镇国将军
正三品加授阶正议大夫昭武将军资治尹上轻车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