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都是民间机构。
在他印象中,北宋时期才设置了官家抵当所,允许百姓们抵挡物品换取钱财,以渡过燃眉之急。
此事与田制改革不同,推广起来的话很容易。
不过李治有心锻炼李弘的实践能力,微笑道:“弘儿,这件事你可以跟东宫官员商议一下,拿出一个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李弘怔怔道:“父亲,您让我来负责吗?”
眼中带着几分喜色。
李治道:“问题既然是你发现,当然由你来解决,不过必须考虑周详,若有弊端,我可不会通过。”
李弘喜道:“那孩儿这就去找苏洗马他们商议。”
拱手行了一礼,告退离开了。
今日的奏章不多,李治很快便处理完毕,出了甘露殿,琢磨着去哪一个宫殿消磨时间。
忽然间,他想起一事。
最近常听武媚娘说,常山公主跟卢照邻走的很近。
卢照邻是李治的近臣,为人豪爽大方,又有诗才,常山公主若是喜欢,李治倒也不反对。
只是不知,常山公主为何一直没有来找他提此事。
李治身为兄长,觉得还是应该主动操心一下妹子的婚事,便迈步朝着公主院而去。
来到公主院,早有宫人通报,常山公主和新城公主都在殿外迎驾。
两女拥着李治进入殿内,请他坐了上首,常山公主正要亲自给李治煮茶,被李治给拉住了。
“茶就不必了。
常山,马上又到年底了,太史局上奏,说明年是吉年,适合婚嫁,你可有意中人啊?”
公主的大婚非同寻常,各种准备就需要大半年,所以需得早早筹定。
常山公主听完后,不仅脸红了,耳根也红了,这一看就是有戏。
新城公主笑吟吟的道:“兄长,阿姊已经有意中人了。”
常山公主急忙道:“你别瞎说,我、我们只是……”
李治望着常山公主,语重心长的道:“常山,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告诉兄长好吗?”
常山公主低着头,两只手不安的搅动着,道:“兄长,我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我毕竟……年龄太大了……”
新城公主急忙道:“兄长,阿姊总觉得卢照邻嫌弃她年龄,她也不想想,每次她请卢照邻,人家都推辞了所有应酬过来,巴巴的过来见她,还写了几首诗词,表达爱慕之意,可她偏偏……”
常山公主羞道:“新城,你少说两句成不成!”
李治莞尔一笑,道:“你的心思我看明白了,那就让兄长帮你做主,怎么样?”
常山公主低头垂目,过了好半晌,才声若蚊呐的“嗯”
了一声,李治差点都听漏了。
李治目光又看向新城公主,笑道:“新城,你最近还在给长孙诠通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