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岁末只剩四天,明天就是官员们放假的日子。
长安城各大权贵的府邸门外,皆是一派门庭若市的兴旺气象。
新城公主的府邸便是如此。
长孙无忌来到公主府时,只见府门之外,车水马龙,冠盖如云,都是来拜访长孙诠的。
这种景象似曾相识,当年赵国公府外的情景,比这有过之而无不及。
长孙无忌既感欣慰,也有几分感伤。
他绕到公主府后门,命仆从敲了敲门,开门的竟是长孙诠。
“大兄,您来了。”
长孙诠拱手道:“本该我去您府上拜见,可想着您的吩咐……”
长孙无忌一抬手,道:“这样更好一些,你不用多说。”
一个月前,长孙无忌便告诉长孙诠,以后不要去长孙府见他,若有事找他,告诉一声,他自会来公主府见面。
长孙诠将他迎入府中书房,亲自给长孙无忌倒了茶。
长孙无忌笑道:“听说吏部传出消息,陛下已经拟好旨意,将你调入雍州府任长史,年初朝会上,就会宣布了。”
长孙诠拱手道:“这都多亏了大兄。”
长孙诠今年做了不少大事,帮助狄仁杰破获百济细作,又在契丹的战后治理上,进言了几个良策,被皇帝采纳。
很多人都猜到他年初会升官,只是没想到,他升迁如此之快,直接从万年县首官,升为雍州府副官。
而且这个副官的权力和首官相当,和一把手没什么区别,这升迁速度,怎不令人羡慕?
长孙无忌道:“说吧,找我什么事?”
长孙诠道:“刚才陛下召我入宫,表面上夸我今年考核不错,实际上,却和我提到一件事。”
“何事?”
长孙诠道:“陛下忽然和我提起天竺的情况……”
将大食即将攻打天竺的情况,与长孙无忌说了。
“陛下似乎想联合三家,在昆藏都护府谈判,共抗大食,有两家似乎已经能够说服,只剩下后吐蕃了。”
“后吐蕃?”
“就是钦陵等吐蕃残部,他们已重新立国。”
长孙无忌捻须道:“陛下是想让禄东赞说服他的几个儿子,故而通过你来告诉我,让我去找禄东赞。”
长孙诠道:“应是如此。”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道:“你自己去就行了,老夫就不去了。”
长孙诠愣道:“小弟可没把我说服禄东赞。”
长孙无忌微笑道:“不必说服,此事对后吐蕃也是有利的。
你只需将情况和禄东赞说明,不用你劝,他自会主动提出!”
长孙诠欣然道:“如此最好,小弟这就去拜访他。”
正如长孙无忌猜测,禄东赞得知天竺眼下情况后,当即写下书信一封。
李治命卑路斯带着书信,前往昆藏都护府,与王玄策、苏定方等人,筹办三家会盟之事。
战争虽从未停止,不过距离大唐本土,已经越来越远。
长安城也在一片和平之中,度过了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