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我妻武则天sodu > 第324章 大皇子的成长(第2页)

第324章 大皇子的成长(第2页)

据说李世民小时候有眼疾,后在此寺拜佛后,眼疾才被治好,后命尉迟恭修筑此寺,规模如海,故名大海寺。

李治听郑贵妃介绍完后,便在荥阳驻扎几日,先后去鸿沟、大海寺瞧了瞧,后来又爬了嵩山。

五日后,他才下令大队离开荥阳,朝着郑州治所成皋而去。

郑王李元礼原本还琢磨着找个什么理由,不去见皇帝。

儿子李茂的事,让他心灰意冷,回到郑州的这半年,已经不怎么管理政务了,更不愿见皇帝。

不过他很快就不用烦恼了,因为皇帝从成皋绕了过去,径直朝着兖州去了。

兖州境内,有五岳之首的泰山。

李治此时也不得不感慨,他虽不打算来泰山封禅,但还是免不了来上一遭。

这是孙思邈的提议。

在这位药王眼中,泰山山势雄阔,风物繁华,是一处养性的绝佳所在。

而且泰山山脚有一座小山,名为徂徕山,此山虽其貌不扬,却下连地脉,山上有一片温泉。

孙思邈曾游历于此,发觉住在此山附近的人,都身轻体健,寿命高于别处村镇。

一番调查,才发觉是此泉之故。

经常泡温泉,能舒筋活血,令人身轻体健,身体健康,百病退散,故而村民得以高寿。

孙思邈将此泉记录在医书之中,后来才慢慢研究出温泉、针灸、草药相配合的温泉疗法。

李治登过泰山,又在徂徕山泡了三次温泉,每次泡完后,由甄广舟施针,孙思邈施药。

这般治疗三次后,只觉精神似乎又旺健了几分。

巡狩大队继续向北,李治并不入城,也不派人通知州县官员,只派随行官吏去探访民生。

各州县官员并不知道皇帝从境内通过,只有少部分像郑王一样消息灵通之人,才知晓一二。

这些知道皇帝在附近的官员,在未得旨意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见驾。

他们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每日朝辰晚戌,升堂问案,又打发手下官吏尽心办差,与民为善,尽量给皇帝留一个好印象。

微服探访各州县之事,由上官仪负责。

当李治离开兖州前往齐州时,他拿着一本小册子,过来向李治汇报。

里面记录了沿途寻访的所有州县民生情况、以及官员风评。

李治将小册子看了一眼,便让王伏胜收起来了。

等到了年底考核时,他要用这本小册子的记录,与吏部官员上呈的考核结果,做一个对比。

齐州是入河北的最后一处地方,再往东便是山东,只能走海路去河北。

齐州北渡黄河的渡口很多,其中泺口渡最为有名,地处水陆枢纽,素有“齐鲁第一渡”

之称。

李治遂传下旨意,在泺口渡过大河。

李治这一行人数众多,还有大量车马,用民船渡河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在薛仁贵建议下,李治下旨从莱州调军舰过来渡河。

李治离京之前,便对水军很感兴趣,还下令莱州训练水军。

此时正好借机瞧一瞧大唐的战舰,是何模样。

不到十日,莱州水军总管孙仁师便带着三千水军,东渡而来,随行的还有陈王李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