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司令很想大手一挥,像个体恤下属的领导那样,告诉方默:“弟兄们辛苦了,好酒好烟管够,猪肉牛肉鸡肉鸡蛋随便造,能吃多少吃多少。”
可惜,他只是一个被架在火上烤的“自动签字机”,俗称光杆司令。
金陵城内的后勤体系,早已随着迁都工作的混乱而基本瘫痪。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方默开出一张张盖着卫戍司令部大印的空头支票,签上自己的大名,然后让方默“根据需要,自行在城内筹措”。
可以说,白党的后勤工作做得极其拉胯。
包括69军在内,所有驻扎在金陵的部队,基本都得各显神通,自己解决吃饭、弹药和药品问题。
所幸,方默从一开始也就没指望他。
-----
12月14日,天色刚蒙蒙亮,震耳欲聋的炮声再次撕破了清晨的宁静。
鬼子新一轮的猛攻开始了,双方士兵在硝烟与泥泞中再次杀红了眼。
机场跑道旁,回来释放系统空间中物资和武器的方默亲自为即将出征的机群送行。
航空部队指挥官楚天纵站在他面前,立正敬礼。
“天纵,记住战术。”方默指着东方的天空,“起飞后,护航的BF-109和B-25混合编队,先向北飞,在长江上空盘旋爬升。”
“根据侦察照片,鬼子在炮兵阵地周围部署了大量20mm、25mm小口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但严重缺乏能威胁高空目标的大口径高炮。”
“所以,你们必须爬升到5000米以上,再转向东,进入攻击航线。到达目标上空时,高度要保持在6000米左右。”
这个高度,是鬼子主力九六式舰载战斗机难以企及的极限。
即便有鬼子飞行员拼命将飞机拉上去,在那个高度,九六式孱弱的发动机功率会急剧下降,飞机笨重得像块石头,机动性基本丧失。
届时,担任护航的BF-109只需一个俯冲,就能像老鹰抓小鸡一样,轻松解决这些勉强爬升的“活靶子”。
4架新到的B-25“米切尔”轰炸机虽然皮糙肉厚,机身两侧固定安装了4挺勃朗宁12。7mm重机枪,机头还有2挺活动机枪,加上背部、尾部和腰部炮塔各2挺,总共12挺12。7mm机枪,火力堪称凶悍,远超只有2挺7。7mm机枪的九六式。
但方默绝不打算让自己这宝贵的战略资产去和鬼子的战斗机硬碰硬。
至于剩下的7架老式“剑鱼”轰炸机,方默暂时不准备再动用它们了。
速度慢、机体脆弱,只能依靠突袭取得战果,一旦鬼子有备而来,任何小口径防空火力对它们都是致命威胁。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则将在鬼子的战斗机被高空编队吸引后,再入场进行精准的俯冲轰炸。
“明白,军座。”楚天纵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太阳照常升起了。
朝阳的光芒洒在跑道和银灰色的机翼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泽。
方默目送着楚天纵跑向他的BF-109,地勤人员最后检查着B-25庞大的机身和挂满炸弹的弹舱。
引擎相继启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机群缓缓滑行,加速,最终昂首起飞,编队后向着北方长江方向爬升而去。
仰着头的方默心里暗暗吐槽。
一群汉斯的主力战斗机,在为4架白鹰轰炸机护航,这样的奇景,恐怕也就在他这里才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