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错了,我一开始就不该来这个地方。如果我不来这个地方,我就不会和他们遇见。
如果我不和他们遇见,我就不会困于现在这样的窘境…………贝尔?格莱德主编感觉自己现在身处于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困境之中。
自己本来就该老老实实的跟着中国地陪在酒店里吃饭来着。
为什么自己要心血来潮,非要想去看看索菲亚大教堂,想吃吃哈尔滨本地有什么好吃的…………我这都是该啊!
是什么让原本很有种的贝尔主编现在这样碎碎念的就像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主要原因就是他现在旁边的两个男人。
那个长得比较儒雅,笑起来和行事作风都有些像中国人的美国人名叫埃德加·斯诺。
而另一个长得很粗犷,行为举止和说话风格都充满了美式大爷风格的男人叫做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这两人是谁?他们都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作家和记者。
如果要以写作的书籍和记者名气以及报道过的大事件作为换算的话。
那么按道理自己区区《独角兽日报》主编,根本没理由和他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埃德加·斯诺,先后写了《西行漫记》《红星闪耀中国》《大河彼岸》等等纪实文学。
在国际上也是名声斐然。只不过这种名声要分阵营,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
埃德加斯诺自然是个好名声,是个金字招牌。可是在资本主义集团内,斯诺的名字可就是一剂剧毒的毒药。
他写的书都是禁书,因为这些书给学生们看是会把学生们带“坏”的。
要是学生们都不肯做资本主义的接班人了,那该怎么办?所以斯诺必须要封杀,必须要迫害!
非美委员会已经把斯诺定义为一级叛国者了。
而海明威就不用说了,世界知名大作家…………
或者说他是二十世纪前半叶最知名最伟大的大作家(美国)也不为过。
原本和他交往没什么。但是最近一年多,海明威流浪中国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
海明威在中国就像是中毒了一样,待在这不肯走了。还写了好多关于中国的新闻和记录,其中大部分都是好的方面。
海明威对中国恶评集中在农村愚昧的迷信上。
还有换亲之类陋习风俗上。但是总体上来说,海明威对中国是好评的。
尤其是对毛主席领导的第一代中国政府评价很高。
在海明威的评价里,这是比肩甚至是胜过罗斯福政府的一届政府。
一个美国大作家天天说中国好话,非美委员会早就看不惯他了。
只不过是因为他名气太大了,不能和对待斯诺一样对待他。这两人按照英美的标准,那就是妥妥的通共人员啊!
想我贝尔?格莱德,祖上八辈都是小地主、小资本家。是根正苗白的资本主义接班人。
和他们在一起打交道,自己会不会被教坏啊?贝尔?格莱德心有揣测。
自己当时怎么就鬼使神差的听了斯诺的话,说是去外面找一个地道的中国馆子吃饭呢。
贝尔打量了一下斯诺找的这个小饭馆,确实很中国,馆子面积不大。也就八张小桌子。
不过厨师的手艺很不错,做的锅包肉、溜肉段、大酱炖鱼这些菜闻着就好吃。
作为一个正经的英国人,贝尔这辈子也没吃过味道这么浓烈,这么复合的菜色啊。
原本还在为自己可能会被指控通共而烦恼的贝尔主编,在美食的诱惑下把通共这个罪名给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