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拿着五十斤的粮食走了,当然不是去找金校长口中说的那个离异妇女。
反正黄维现在还没有重新结婚的打算。因为黄维这人真的是太老派了。他太像一个中国传统的旧书生了。而且还是读书读的有些傻的儒生。
这种老派儒生有很多缺点,比如说他之前所坚持的忠君爱国的那种思想很容易就变成腐儒。
还有比如大男子主义,夫为妻纲等等之类的思想。
但与此同时,也不能说旧书生的那一套全是缺点没有优点。这种说法就有点过于极端了。
黄维这个人有他的优点,比如说坚持他的死理。还有坚持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东西。
比如说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而不是师傅。
就像是现在这样,他带着五十斤的粮食是去找自己班上的双胞胎学生。梅海乾、梅海坤两个兄弟。
这俩兄弟家里有些揭不开锅了。
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在这俩小子的身上有着充分的得到了体会。
这俩兄弟才十二岁,但是一顿饭要吃饱的话,他们每人可以硬造一斤大米饭(大米饭不是大米)进肚子,还可以再来点咸菜和大猪肉溜溜缝。
他们可是太能吃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家的粮食可都是定量的。
那里可以让他们敞开吃啊。所以梅海乾和梅海坤兄弟俩每天都是吃不饱的一种状态。
两兄弟只要下了课就会漫山遍野的去找吃的。现在贵溪县也没有后世那么大,整个县就几条街繁华一点,稍微离远一点就已经到山边田野了。
两兄弟上山抓知了,下河摸泥鳅,进山挖野菜等等。
这才让他们没被饿死。
黄维这人当了老师就有一种老师的责任,这些年也颇为照顾这俩兄弟。
因为这俩兄弟现在只在有一个没什么劳动力的爷爷在照顾。要问俩兄弟的父母呢?
他们妈妈早就死了。而他们的爸爸在几年前就因为家里太穷,选择跟着一起去苏联打工了。
这几年就一直在苏联建房子来着。要说梅家的老爹出去干活了,兄弟俩应该生活的还行。
但是实际上梅家老爹的钱汇款过来是一年一次,并且数量也是有限的。倒不是说梅家老爹不管国内的孩子和自己的老父亲。
主要是国际汇款是要收手续费的,汇款越多收取的手续费就越多。说实在的,那些出国打工的人大多不太愿意支付这笔钱。钱是会汇款的,算起来每年汇款个两百块也够生活。
但是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啊。只能是按定量分配。
而且梅家的爷爷前年因为吃不好而生病了,导致没什么劳动力。到现在也没养好。
这兄弟就活的异常的辛苦。
这俩兄弟的学习还很认真,对这样的学生,黄维是很愿意帮助的。
他骑着自行车来到梅家兄弟的住所。那是在县城边上一幢看起来就摇摇欲坠的小破房子。
这房子原本是县城某个地主家的马房。后来解放了,县里做分配。把这个房子分给了梅家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