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了一下,如果我们在宾夕法尼亚州建设一个试点的话,我们至少要联通两三个城市吧。甚至于我们需要联通一些更多的城市,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给人展示。”
“确实,只有给人更多的展示,我们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拨款,拿到更多的投资,然后公司才可以在华尔街大获全胜。所以呢,你觉得要多少?”霍华德摸了摸下巴。
“我觉得最少需要这些东西,我全列出来了,按照中国人的报价的话,全部的售价大概在四千万美元左右。”约翰逊给出了一个不低的价格。
要知道这可是一九六四年的四千万美元。价格足够高了。美国之前和印度关系很好,大张旗鼓的拉拢印度对抗中国的时候,给宝莱坞的投资也就是几亿美元,而且还是要分好多年给。(当然,最后宝莱坞泡沫破灭,投资也就是没影子的事情了)
)
“所以我们就拿着这个价格和数量去和中国人谈吧!”
于是,就在苏联代表高兴的拿着自己的汽车、家电高高兴兴准备回到苏联的时候。
美国这两人组也是发力了。
只要中国敢卖,他们就敢买。
一千万美元的采购额?这哪里够!!要四千万,不然中国人还以为我们老美买不起呢!
他们和接洽的中国代表递上了他们的采购清单。
一开始中方给他们的报价,其实也算是一种让他们知难而退的报价了。逼近都翻了一百倍了,你们还买?该不是脑子抽抽了吧。
但是没有想到,他们是真的能下手啊。这个价格都下得去手,而且一千万美元不够,还要采购四千万美元。
下面的人做不了主,直接上报给了李锐。
“四千万美元的采购单,主任,您看。”下面负责的同志也有些不知所措。
四千万美元啊,有这一笔钱,都可以给西南的几个省做多少基础建设啊。别说网路了,水泥路和铁路都能修不少啊!
“你们确定没有邀请错人?这来的俩美国科学家,真的是美国这方面顶尖的大拿?”李锐再三确认。
“确认了,还请情报战线上的同志们反复核实过的。没有错。而且他俩的模样也很好认,我们国内的一些学者都认识他们两人。”下属再三确定没错。
李锐觉得这下有意思了。两个美国网络技术的顶尖大拿来中国不求技术,不想要参加技术研讨会,只想着直接购买设备回美国。他们打算干什么?
总不能是买了中国的网络设备之后,说是他们的吧?
“哦,对了主任。他们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如果我们真的同意了这笔交易的话,他们希望我们能在各个设备上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动。”
“嗯?什么改动?”
“就是他们希望不要出现中国产地的标签。并且他们希望我们把解码器、交换机等等设备的注塑模具卖给他们。他们想要打包去美国。”
好嘛,要一些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塑料外壳模具,他们要搞啥呢?他们总不会真的打算掐断美国网络发展的根苗吧?李锐都有些抓不准。
不过这不妨碍他下决定:“行,这些都可以给他们,不过得加钱。”
李锐只想要静观其变,看看这俩美国大学者,他们打算搞些什么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