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带着网咖回1950最新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海上牧渔记中(第1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海上牧渔记中(第1页)

(上一章的一个细节更正一下,海南养殖的是波纹龙虾就是小青龙,下笔的时候就记得一个波,就写成波士顿龙虾了。)

林栋梁的话着实是让这些游客都吃了一惊。因为他在说什么?在说海上养殖?海上也可以养殖吗?

也不怪他们惊讶了,现在近海养殖还属于比较前沿的养殖技术。不在产业内的普通人是完全不了解不知道的。

不要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了,就是在元时空二十一世纪的新纪元,网络已经那么发达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日常吃的海产品大多数是养殖,而不是捕捞。

本时空之中,网咖的技术早早就做了布局。关于海产养殖,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之前钟麟教授搞了淡水养殖,在网咖技术的支持下,提前多年搞出了成熟的四大家鱼养殖技术。

又通过网咖提供的技术,国家能大量廉价的生产包括青霉素、土霉素在内的一众抗生素。让淡水家鱼的养殖提前二十年走进中国千万农村。

养鱼,用鱼肉供给肉食市场,这就是很多地方改善民生餐桌的一个重要举措。

新的十年规划出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保证人民的米缸有米,菜篮有菜。不断的丰富改善人民的餐桌。

而海产养殖其实是和淡水养殖同步上马的。

尤其是当年张福来海南搞幸福食品厂的时候,国家也花力气投资的海产品的养殖技术。争取攻克这上面的难关。

当时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搞海产养殖干嘛?不如让浙江的捕鱼队去舟山渔场多加加班,多撒撒网就好了。

对于这种说法,李锐是直接提出反对的。

作为元时空后世来的人,李锐可是知道曾经世界三大渔场之一的舟山渔场是如何走向毁灭的。

滥捕滥捞,断子绝孙网,没有休渔期,不给鱼繁育后代的机会。每一次舟山渔场传来捕捞产量又破记录,代表的就是对舟山渔场的又一次竭泽而渔。

本时空之中李锐曾经有机会去了一次舟山渔场考察,他见到了传说中的场景。当浪潮来时,海面上泛起一层金黄色。

那不是太阳撒在水面上的光辉,而是潜藏在波浪里的黄鱼们鳞片闪烁的金光。波光粼粼,金辉涌动。

如一条横亘于海面的金龙一般,在海上随着波浪起舞。

渔船都要避开这黄鱼的浪潮,只能等到浪潮退去,黄鱼撤离的时候追着黄鱼的鱼群进行部分捕捞。

野生黄鱼在这个时代居然如此的常见。这更是让李锐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海上养殖搞起来。

因为海上的渔场,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不能再一两代人的手里嚯嚯干净。

而将近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中国海产养殖也算是有了一些成果了。

在海南、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地都开始慢慢推广海产养殖,包括近海养殖鱼虾、生蚝、贝类、海带、紫菜等等。

这也是现在海南来吸引游客的拳头产品之一。能有更加便宜的价格来吃到海鲜。

谁说养殖的海产品不好?能开始大批量养殖,把价格给压低下去,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有错误的价格,没有错误的产品。

就像是威廉和伊娃,来旅游虽然说是很开心,但是想想花了大半年的存款还是有些肉疼的。

可是现在看看这一桌的东西,小青龙一人一只,还有养殖的梭子蟹、蛏子各种贝壳。

这些东西都不需要太复杂的做法,可以清蒸,可以水煮,也可以用黄油烧一下。基本上味道都不会难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