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剑来陈平安开始修行 > 第一卷 第27章 杂事(第2页)

第一卷 第27章 杂事(第2页)

马车是李家专门准备的,用以送李宝瓶几人去往山崖书院,届时有齐静春的师弟马瞻和观湖书院的君子崔明皇一起护送。

董水井温言替李宝瓶解释:“宝瓶的主意其实很好。若当面赠送,只有我们备了礼,林师兄或许反而为难。”

李槐撇撇嘴,却没再反驳。

五人之中,董水井和林守一的年纪最大,最早进入乡塾,也是最早认识林照的。

即便是李槐,也是后来林照离开乡塾、进了杨家铺子才认识的。

林照在乡塾时,对启蒙的儒家学问兴趣寥寥,无聊之际,经常逗弄乡塾的蒙童解闷,相比较自视甚高的宋集薪,不爱读书的林照反而更受欢迎。

更不用说林照下棋在乡塾中仅次于齐静春,馆舍里无人是他的对手,未从乡塾离开的那两年,总有些新入院的小孩围在他身边问这问那,林照也顺手帮齐静春带带孩子。

林守一和董水井见过乡塾时期的林师兄。

尤其是出身贫寒、在穷巷子长大的董水井,自小长得和陈平安一般瘦,林照偶尔也会带着他一起去陈平安家里蹭饭,一些穿旧了的、小了的衣服,也会顺手分给两人。

李宝瓶没来之前,带着小镇孩子下河摸鱼、上天放纸鸢、捉蟋蟀的……正是林照。

颇有些“孩子王”的风范。

等他离开乡塾之后,才是李宝瓶的“时代”。

就在这时,李宝瓶忽然说道:“林师兄出来了。”

第一卷第27章杂事

馆舍的门“吱呀”一声被从内推开,林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五个小脑袋瞬间同时缩了回去,车厢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连呼吸声都刻意压低了。

林照走出馆舍,站在院中,目光似乎随意地扫过周围,在那辆帘幕低垂的马车处微微停顿了一瞬。

随后转身,步履平稳地朝着巷口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青石巷道的拐角处。

马车内,死寂维持了好一会儿。

李宝瓶反应最快,一声不吭直接下车,向着馆舍内跑去。

其余四人也纷纷醒悟,跟着下了马车。

忽然李宝瓶停了下来,后面追上来的李槐收势不及,差点撞到她背上,不满地嘟囔:

“干嘛突然停下……”

话未说完,他的目光也越过李宝瓶,落在那张宽大书案上,顿时瞪大了眼睛,继而嗷的一声冲了进去。

只见那张原本放置他们礼物的书案上,此刻竟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另一些东西。

写着“李宝瓶”的纸条旁,静静地放着一个通体呈温润银白色的小葫芦。

正是魏晋终日不离身、饮酒赏景的养剑葫,品秩极高,在闭关之前,被林照顺手要了过来。

写着“石春嘉”的纸条旁,是一串深紫色的檀木佛珠,写着“林守一”的纸条旁,是一本略显古旧的线装书册,写着“李槐”的纸条旁,则是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彩绘泥人,写着“董水井”的纸条旁,摆放着的却是一柄造型古朴的铜尺。

……

林照离开乡塾,并未直接回家,而是信步走向小镇东头那座廊桥。

溪流潺潺,水汽氤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